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4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21.
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土壤电导率在土体10个土层中的剖面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不同深度土层土壤电导率差异显著。表层,玉米地土壤电导率显著低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150 cm深度内土壤电导率平均值为林地>撂荒地>玉米地>水稻田。水稻田土层具有相对较高的土壤电导率,可能主要受植稻过程中土壤淋溶及复盐基作用的影响;林地深层相对较高的土壤电导率可能主要受树木根系分布的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中电导率与有机C、全量N、P、S、有效态N、P、S、pH、交换性Ca、Mg、K、Na、CEC、DTPA浸提态Fe、Mn、Cu、Zn之间具有不同的相互关系,反映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由此,土壤电导率可作为指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影响可行的土壤化学指标。表4,参13。  相似文献   
122.
海南岛东部海岸钛锆砂矿废弃地采用木麻黄进行植被恢复,通过对有残余西瓜藤蔓和稀土肥料处理的木麻黄林地(处理林地)与没有任何处理的木麻黄林地(对照林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处理林地林木的树高、基径、胸径均显著大于对照林地;2)处理林地植物-土壤系统中各分室的养分元素N、P、K含量均大于对照林地对应值;3)两个林地中养分元素的分布格局均为:叶>粗枝>根>土;4)两个林地植物-土壤系统各分室的养分元素有着相似的季节变化.处理林地的植被恢复优于对照林地.  相似文献   
123.
柘林湾赤潮与Fe、Mn、Se和营养盐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底广东省柘林湾发生褐囊藻(Phaeocystis pouchetii)赤潮期间,水体、沉积物和赤潮生物中Fe、Mn的质量含量很高。借且叶绿素a与海洋初级生产力呈正相关性,探讨了褐囊藻赤潮与Fe、Mn、Se的质量浓度和营养盐综合指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4.
斑鳠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内测定4尾斑Hu(Mystus guttatus)的含肉率及其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该鱼(鲜样)含肉率73.37%肌肉中含粗蛋白19.60%,粗脂肪0.36%,粗灰分1.20%,水分3.18%,无氮浸出物0.33%,干物质中水解氨基酸总量84.63%,其中必需氨基酸36.19%,占氨基酸总量的42.77%,游离氨基酸总量593.96mg/100g;必需氨基酸指数为53.08;矿物质含量丰富,斑Hu是一种营养价值和养殖价值都较高的淡水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25.
黄栀子花粉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黄栀子花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结果,为黄桅子花粉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6.
褐口蘑菌丝的培养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不同营养条件对褐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褐口蘑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能明显促进菌丝生长的微量元素为硫酸镁,生长调节因子为吲哚乙酸;最适温度为25℃;最佳pH值为7~8.  相似文献   
127.
盾叶薯蓣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盾叶薯蓣不同发育时期(花前、花期及花后)、不同叶片( 功能叶和幼叶)的 N, P, K, Zn, Fe, Cu, Mn, Mg等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揭示了盾叶薯蓣营养元素的分布及动态规律.结果表明所测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可分为4种类型. a. 功能叶的 Zn, Cu 的含量,功能叶和幼叶的Mg和P含量从花前、花期至花后逐渐减少; b. 幼叶的 Zn 含量, 功能叶和幼叶的Fe, K 含量,幼叶的Mn 含量,表现出花前最高、 花后次之、 花期最少的动态; c. 幼叶的Cu 含量及功能叶的Mn 含量表现出在花后最高、 花前次之、 花期最低的变化规律; d. N 的含量, 无论在功能叶、 还是在幼叶中,都是花期最高、 花前次之、花后最低.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植物对营养需求的指标,可作为在不同阶段确定施肥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8.
研究了小兴安岭落叶松-泥炭藓沼泽排水改造前后土壤与落叶松之间的营养元素循环,排水改造后泥炭沼泽土中K、Cu、B三种元素的含量明显提高,P、Co、Zn、Mn的含量减少,N素的含量变化不大,排水改造前后,落叶松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均表现为叶〉根〉茎,并且改造后比改造前的含量增加,植物器官能选择性地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排水改造后落叶松各器官峄营养元素的富集情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9.
根据湖泊水质管理技术的需要,建立了城市浅水湖泊水动力生态水质模型,模型模拟的状态变量包括温度、悬浮物、等。模型率定有较好的精确度,已经为南京市玄武在清淤、截污和引水等工程共同运行的条件下做了水质模拟和预测。共结果为玄武湖水质优化管理技术的最终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0.
The influence of tree species on soils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but we know little about either the pattern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net nutrient and carbon inputs under canopy for various tree species or the effects of net nutrient input on soil nutrient contents.To address these issues,we selected three tree species with distinct leaf sizes and arranged litter traps around the target individuals to test what affected net nutrient and carbon inputs under canopy of target individuals,and how net nutrient inputs influenced soil nutrient cont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et litter manganese(Mn)and lignin inpu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se tree species,as well as soil exchangeable potassium(K),available iron(Fe)and available Mn.The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the species with the smallest sized leaves may stimulate more net Mn and lignin inputs than the species with the largest sized leaves.At the same time,net nutrient inputs correlated with soil available Fe,while the ratio of lignin to nitrogen of net litter correlated with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s.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litter production may be the main factor deciding net nutrient and carbon inputs under different tree species’canopy,which significantly differentiated soil iron’s avail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