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强制性海退沉积物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制性海退形成于相对海平面下降期间,对应于早期低位体系域的快速下降和缓慢下降以及晚期高位体系域的缓慢下降,引起沉积环境向海方向的迁移;当沉积物供应充足时,在斜坡边缘地区可以发育典型的进积斜坡沉积,表现在地震剖面中常为前积斜交反射结构。随滨岸线向海退却,在近岸一侧或浅海环境通常缺失低位体系域或陆架边缘体系域,强制性海退形成的砂体沉积往往离岸较远;缓慢下降期的晚期高位体系域也是强制海退的产物。强制性海退可以形成准层序边界和层序边界相一致的特殊现象,层序边界可以构成准层序边界的底界、顶界。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非轴对称端壁造型对大涵道比风扇角区失速流动的改善作用,对某风扇进行了平面叶栅模化设计及非轴对称端壁优化。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风扇根部叶型为基础进行模化设计;在此基础上,采用两种不同的控制点分布方法对平面叶栅进行非轴对称端壁优化改型。研究结果表明:模化后的平面叶栅角区失速流动及叶片加载特点与风扇原型基本一致;采用自由曲面及类两面角曲面两种非轴造型对平面叶栅角区进行优化,叶栅总压损失系数分别降低了4.57%和5.38%;将流场改善效果较好的类两面角曲面造型应用于风扇原型角区,结果表明该造型使得风扇效率提高了0.441%,角区失速现象也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深入的流场分析表明,类两面角曲面的非轴对称端壁造型,沿流向能有效推迟压气机平面叶栅通道涡向吸力面的发展,沿径向通过使涡结构上移减弱在端壁附近吸力面附面层和通道涡的相互作用;与此同时,对大涵道比风扇原型的角区失速流动也能起到较好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3.
本文详细研究了动叶可调轴流通风机叶片安装及调整施工工艺,在保证叶片安装精度的要求下适度简化了动叶可调轴流通风机的叶片安装调整工艺,并以小结的方式归纳了动叶可调轴流通风机叶片安装及调整施工过程中切实符合安装现场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94.
依据岩心、薄片、测井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永安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体中碳酸盐胶结物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胶结物(体积分数)含量高(>15%)的砂岩在近岸水下扇外扇及滑塌浊积扇等薄层粉细砂岩中分布普遍,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10%)的砂岩往往出现在近岸水下扇中扇沟道微相的厚层砂岩中;外扇胶结层的横向连续性好,中扇的碳酸盐胶结带仅位于沟道砂岩的顶底部、横向延伸小、铁白云石普遍;中扇、外扇的胶结层单层厚度通常小,内扇的胶结层单层厚度较大,砾岩中灰岩砾石及钙质杂基含量较高、压实强;砂体中的长石能缓冲酸性地层水,方解石在砂体边缘附近区域富集形成胶结层,胶结层往往对应于斜长石溶蚀而现今斜长石含量较低的层段;碳酸盐胶结层造成近岸水下扇储层非均质性强,发育内扇物性遮挡的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95.
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部下伏基岩面起伏及活动断裂分布,是影响重大工程规划和设计方案的重要因素。为怀柔雁栖湖经济开发区北京光源场地选址,开展以高密度电法为主的地球物理勘探。结果发现,不同于以往该区200~300 m第四系厚度等值线,燕山晚期宰相庄花岗岩体埋深由东北的30 m到西南的250 m,存在着一个近NW走向的埋深剧变梯度带,地下100 m以内电阻率从2 000多Ω·m变化到20Ω·m,相差2个数量级,说明第四系厚度剧烈变化和岩性及构造作用影响之大。在场地西侧500 m外为黄庄-高丽营断裂,其东侧200 m处发育与主干断裂平行的分支,断裂带角度陡而电阻率低。下伏基岩埋深梯度带产生不均匀沉降和活断层,影响到工程地基稳定性,随后该工程场址北移另建。  相似文献   
96.
针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能量损耗严重以及尾气温度过高的现象,对一次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将调节进风挡板开度大小改变为由变频器调节电机转速来改变一次风量和风压,以满足锅炉运行的调整,达到良好的节能降耗目的.  相似文献   
97.
为适应飞机对高超音速的要求及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发展,文章利用NUMECA三维数值仿真软件,对某型高负荷单级风扇进行地面和高空20km、Ma为4的2种工况性能评估和流场分析。结果表明:从地面标准条件升至高空高速条件后,风扇流量衰减37%,峰值压比下降36%,峰值效率增大6.25%;风扇进口来流衰减为亚音速流,导致通过激波增压的超音速叶栅对来流的加功增压能力急剧下降,进而引起整级风扇性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98.
综合应用研究区丰富的密井网资料、取心分析化验资料及开发实践认识,通过取心井单井沉积相标定、平剖面沉积特征解剖,结合油层展布特征分析,明确了百口泉组厚层块状砂砾岩的沉积演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了探讨了其油气差异富集机理。研究表明:(1)研究区百口泉组为干旱型冲积扇沉积,根据其内部沉积特征的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为扇根及扇中2个亚相和7个微相单元,扇根以主槽微相发育为主,扇中以辫流水道微相发育为主。(2)百口泉组冲积扇整体呈不断退积的特征,B3砂组以扇根主槽块状砂砾岩发育为主,整体呈连片分布特征;B2砂组为扇根主槽向扇中辫流带过渡沉积,砂砾岩体由块状向近层状演化;B1砂组以扇中辫流水道发育为主,辫流水道砂体呈层状展布特征。(3)研究区油气富集平面呈现断裂处连片富集、近断裂处条带状富集和远断裂处富集较差的特征,剖面上呈现底部B3砂组富集较差,中部B2砂组最为富集,顶部B1砂组富集稍差的特征。研究区油气差异富集整体受构造及沉积特征的共同控制,断裂为油气运移路径,后期起到遮挡作用,加之断裂处扇根主槽块状砂砾岩储集层发育,导致其油气较富集;近断裂处受扇中辫流水道优势储层条带状分布的控制,油气富集亦呈条带状分布特征;远离断裂处扇中外缘有利储层发育较差,油气富集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99.
采用基于非定常流场的离心风机气动噪声源数值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了改变蜗壳宽度对T9—19No.6.3A离心风机偶极子声源强度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随着蜗壳宽度的增加,该风机主要的偶极子声源强度逐渐降低.以数值分析为指导,在改变蜗壳宽度的情况下对T9—19No.6.3A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和噪声特性进行了试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变工况范围内,与原风机相比,随着蜗壳宽度的增加,风机的气动性能有所提高,风机的基频噪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高效点A声级降低了约3—5dB,而涡流噪声有所增大,但在常用的大流量和中流量工况范围内,风机的噪声特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0.
介绍了目前发电厂锅炉风机的各种节能技术,论述了发电厂锅炉风机调节的必要性,对比了不同的风机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