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56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2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39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人与自然—试从生态批评角度管窥《蝇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关系为切入点,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新兴的生态文学批评理论要旨,解读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名著《蝇王》。指出戈尔丁在小说中通过对荒岛美景、孩子回归自然以及荒岛残忍暴行的刻画,表达了其向往回归大自然的生态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2.
针对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建设带来的利与弊,从传统自然观、西方全息论的角度分析了自然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塑造生态型城市的重要作用.结合实例阐述在建筑中引入自然思想的内容及其在高层建筑中运用的方式,认为引入自然的生态思想是今后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83.
《孔雀》以朴实无华的画面,板块复调结构的叙事,彰显了父母与儿女以及相互之间的情感,人的理想追求及对现实生活的顽强抗争。影片以第一人称叙事和客观视点,表现开放的内涵空间,糅合了交错复杂的情感、人性,探寻和审视了中国社会特定时期的文化现实的表征,各板块故事间极具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84.
生态文明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的论断是不能成立的,但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可以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将人类文明划分为"天人合一"文明、"天人相分"文明、"天人和谐"文明,"天人和谐"文明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既是一种文明形态又是一种基本的文明结构。  相似文献   
85.
李姝  杨辉  李艳萌 《科技信息》2009,(12):82-82
According to Hawthorne’s "The Minister’s Black Veil: A Parable", we can know that the author thinks human nature is evi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is human nature? Whether human nature exists? And how to realize human nature?  相似文献   
86.
主要研究了自然扩充中,熵对、极大零熵因子、一致正熵和完全正熵等与熵有关的动力学性质,以及不交性和弱不交性等与乘积有关的动力学性质.应用这些性质,构造了自身和其自然扩充之间具有严格的中间因子的极小拓扑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87.
雷锋精神的内涵具有纵向性、多层次性特征。它包括:雷锋精神的人性情怀、德性操守、党性自觉三个方面。雷锋精神的时代解读,必须与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惟其如此,这一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才是一个可以期待的话题。  相似文献   
88.
梳理审视以文-化体,演绎归纳以教化-厚体.以教化为认知视角,打磨传统体育大国的局限,淘洗体育强国的新守成.为"体育强国发展"凝练理论支持,探索构建体育强国之论纲.昭示教化是体育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品质,是体育强国的价值所在,归旨所在,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89.
度越传统看法:王充思想并非董仲舒思想的对立面,两者都围绕天人之际的核心话题而展开,只是思维进路、理则、方法有异.董仲舒从负面讲天人感应论,王充从正面讲符瑞是应说.符瑞是对人世的奖励,黄龙是瑞应汉的土德,是颂汉的标志物,国之存亡兴衰必有瑞应妖祥出现.天依据有善行者受以帝王之命,并据其善恶之行决定兴衰存亡.人性的上善下恶是不能移易的,可移易的只是中人.性有正、随、遭三性,命亦有正命、随命、遭命之分.天具有二重性,既是自然之天,又是能施气、生物之天.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王充从去虚存实出发,倡导耳目的感知、心意的思知、待问的学知.  相似文献   
90.
虽然宋朝与大理国之间未发生过战争,但宋朝还是对大理国作出了富于军事攻击性的人性假定。这种假定体现在一些边吏的话语中,也体现在宋朝通过密切与大理国周边民族或民族政权的关系而建立起来的防御大理国的西南防御体系中。宋朝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假定,一个原因是宋朝认为大理国就是南诏国的继续,而南诏国具有很强的军事攻击性;另一个原因是宋朝当时受到富于军事攻击性的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严重的威胁。虽然宋朝的假定与具体事实不符,但还是取得了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