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4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纳米材料所独有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以及宏观量子尺寸效应 ,这些效应使得它们在磁、光、电、敏感等方面呈现出常规材料不具备的特性 综述了纳米材料在传感、催化、光学、生物、医学、磁性等方面的应用 ,并说明了它还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非水溶剂法制备纳米硫化铜微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用CuSO4.5 H2O及Na2S.9 H2O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表面活性剂,采用非水溶剂法制备了纳米硫化铜粉体。实验研究了最佳制备条件,并对产品进行了一系列表征。最佳条件为:[Cu2 ]=0.002 3 mol/dm3,[S2-]=0.002 4 mol/dm3,[SDBS]=0.002 3 mol/dm3。硫化铜的平均粒径为30 nm,已达到纳米量级。  相似文献   
93.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SnO2晶化特征的穆斯堡尔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SnO2 ,再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和穆斯堡尔谱分析研究其颗粒晶化特性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
纳米粉体的尺寸介于宏观物质与原子、分子之间,直径为1-100nm,它的出现开拓了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新层次。介绍了纳米粉体的基本特性及纳米粉的化学与物理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95.
为降低稠油油藏注水井注水压力,以表面活性剂和纳米聚硅材料为主要处理剂,通过大量室内实验研制出了一种表面改性降压增注体系,组成为0.5%季铵盐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HAS-1+0.03%纳米聚硅材料NPS-L+0.5%防膨剂JCL-2。研究了该降压增注体系的稳定性和界面性能,考察了体系的润湿反转性能以及降压增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优选的表面改性降压增注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界面性能,在60℃下静置50 d后,体系油水界面张力稳定在10-3mN/m数量级。体系具有良好的润湿反转能力,使用加入表面改性降压增注液饱和的岩心接触角从46.5o增大到134.5o,使亲水表面转变为疏水表面。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注入表面改性降压增注体系3PV后,后续水驱压力降低40%,降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6.
不同反应物和工艺条件对CeO2/ZrO2复合纳米粉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ZrOCl2·8H2O、CeCl3·7H2O和ZrOCl2·8H2O、CeO2、HCl两类不同反应物,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氧化铈摩尔含量为12%的氧化铈/氧化锆复合纳米粉末.分析了实验过程中沉淀物未经醇洗和经过醇洗、常规干燥及微波干燥等不同工艺条件对所得复合粉料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TEM)对粉末形貌及粒径观察和测定,以及X射线衍射法(XRD)对粉末的物相分析,表明以ZrOCl2·8H2O和CeCl3·7H2O为反应物所得凝胶,经过醇洗及微波干燥的方法可以得到21 nm左右且均匀性和分散性好的球形颗粒.  相似文献   
97.
采用柠檬酸为配体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米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FeO3,LaMnO3其形成过程采用坶粉末衍射,红外、穆斯堡尔谱和差热-热重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300℃以下游离的柠檬酸分解,分解过程中表面上有单齿碳酸盐形成,纳米LaFeO3和LaMnO3形成温度区间分别为450-550℃和450-580℃,分解过程中未检测到单组分氧化物La2O3,Fe2o3,MnO3。  相似文献   
98.
报道用化学还原法在水溶液中用次亚磷酸钠,氯化钴,钨酸钠反应,制备了Co—W—P超细非晶合金微粒.研究了反应条件及钨酸钠的加入量对Co—W—P合金组成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微粒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9.
100.
Micro-and nano-patterning of polymers is essential in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Single macromolecule is a particle with nano-scale dimension; polymers have multi-structure, various configurations, and ability of forming blends with varying polymers or copolymers with different monomers, which will result in plenty of patterns of micro- and nano-scale. Besides, special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mers will not only be used to make patterns in many existing micro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but also develop new patterning techniques. The topic of micro-and nano-patterning of polymers has been granted as a key project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