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在充分调研国内外沥青质沉积资料的基础上,对沥青质的物理化学沉积机理、沥青质堵塞储层孔喉的机理进行了总结。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将沥青沉积模型划分为基于相劈分的沥青质沉积模型及基于胶体不稳定性的沥青质沉积理论模型,指出了各模型的局限性及其存在根源。通过分析原油中沥青质发生絮凝的温度、压力、组分,可以找出发生沥青质沉积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搞清沥青质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为油藏注气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对防止储层损害,确保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FeCl3/PVP(聚乙烯吡咯烷酮)胶体催化剂.利用TEM和XRD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添加PVP,FeCl3水热后形成Fe8O16(OH)16Cl1.3化合物.加入一定量PVP均生成不同大小棒状胶粒的胶体.PVP的加入量1.3g,水热温度为100℃,水热时间为2h,制备的胶体的性质最为稳定,并且催化氧化苯乙烯的活性最佳.此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在60℃,反应时间6h,催化剂用量0.8mL的条件下,FeCl3/PVP胶体催化剂表现出较好活性,苯乙烯转化率92.4%,苯甲醛选择性83.4%.  相似文献   
43.
土壤胶体作为土壤中最细微、最活跃的部分,在土壤对重金属的累积方面起主要作用.研究不同土壤胶体对镉的吸附-解吸行为、化学形态转化等的影响,有利于摸清不同土壤类型中镉的迁移性和生物危害性,对开展区域农田镉污染修复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蒙皂石、高岭土、针铁矿、氢氧化铝、腐殖酸五种土壤中常见的胶体,探究不同土壤胶体对镉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1)五种胶体对镉的吸附均属于单分子层吸附,蒙皂石能快速吸附大量的镉,但吸附的镉不稳定,解吸率最高;腐殖酸和针铁矿吸附的镉解吸率较低.吸附-解吸实验结果显示,五种土壤胶体对镉的保留吸附量为:腐殖酸(41.38 mg/g)针铁矿(24.95 mg/g)高岭土(19.43 mg/g)蒙皂石(15.06 mg/g)氢氧化铝(10.84 mg/g).(2)镉的形态分析结果显示,蒙皂石和高岭土吸附的镉大多以可交换态存在,针铁矿和腐殖酸吸附的镉形态较稳定,除针铁矿外,残渣态含量均较低,形态分析结果与吸附-解吸实验结果一致.(3)pH对于五种胶体吸附镉的影响程度大小为:腐殖酸针铁矿高岭土蒙皂石氢氧化铝.  相似文献   
44.
在室内对SHELL 60-80沥青进行2次老化试验,测试2次老化沥青微观性能指标和宏观性能指标的变化,发现沥青的残留粘度比、胶体不稳定指数、分子量分散度与老化时间之间均有一定的指数关系;沥青的微观性能与宏观性能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说明利用宏观性能指标和微观性能指标表示沥青老化规律存在一致性.2次沥青老化的规律相同,但第2次老化过程中老化指标的衰减幅度明显高于第1次老化,说明沥青的抗老化性与老化次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种子生长化学沉积法被用于制备玻璃毛细管内擘上金膜:在玻璃毛细管内壁自组装上氨基硅烷,然后利用静电相互作用组装上单层金溶胶纳米粒子,最后在管内缓慢注入含有氯金酸和盐酸羟胺化学镀液生长金薄膜.该方法通用易行,可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玻璃毛细管内壁形成厚度连续、均匀和可控的金属层.  相似文献   
46.
高效液相色谱具有灵敏度高、精确度高和检出限低等优点,因此常被用来检测抗生素类物质;但是该法操作复杂、成本高、对实验人员有较高的要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克服了拉曼光谱灵敏度低的缺点,具备信息丰富、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无需样品预处理、可现场探测等优点。因此实验使用暴沸法-柠檬酸钠还原硝酸银法制备银胶,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典型大环内酯类兽药抗生素泰乐菌素(tylosin,TYL)。在考察银胶制备条件对TYL拉曼光谱增强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利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银胶,考察银胶与待测样品混合比例对TYL拉曼光谱响应信号的影响;并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对TYL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制备银胶的最佳加热时间为25 min、最佳柠檬酸钠与硝酸银配置比为10∶1。银胶与TYL最佳的混合体积为5∶1。TYL浓度与拉曼信号强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y=0. 002 4x+4. 146 2,R2=0. 940 1),可以考虑用拉曼光谱定量分析水中的TYL。  相似文献   
47.
纳米银明胶复合膜的制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报道一种制备高浓度纳米银粒子的方法.通过化学溶胶法制备出纳米银溶胶粒子,再以热的明胶作基质,以明胶包覆纳米银粒子,加热浓缩,制备出高浓度纳米银粒子复合膜.电镜照片表明,纳米粒子并没有长大而聚沉,粒子尺度平均约为20nm.  相似文献   
48.
通过测量纳米二氧化硅水体系、纯丙乳液-纳米二氧化硅混合体系的ζ电位,确定了在纯丙乳液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的最佳pH值条件,即pH值为6,29~7.49,通过红外光谱证实了在混合体系中纳米二氧化硅与纯丙乳液发生了接枝交联,从而提高了混合乳液的储存稳定性和成膜性能。文中还以纳米二氧化硅增强的纯丙乳液制备了高性能的建筑涂料。  相似文献   
49.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是一种高分子电解质,作为保护胶体在医药、食品、石油、纺织、印染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不同取代度和聚合度的CMC在一定浓度的乙醇水溶液中溶解性能不同。本文利用这个原理对CMC分级。测定织物整理用的活性碳悬浮液的相对聚结量⊿f值的结果表明,在本实验中具有较低取代度和较高聚合度的级分对胶体的保护性能较好。 CMC水溶液的存放性能很不稳定,主要原因是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分子链断裂,因此特性粘度下降。在存放降解过程中CMC对胶体的保护性能开始有所上升,然后逐渐下降。存放时温度升高会大大加速CMC对胶体保护性能下降的过程。  相似文献   
50.
Summary Bovine pituitary intraglandular colloid thought to be a waste product, is the holocrine secretion of intermediate lobe cells. It is housed in the intraglandular lumen (residual lumen) and is extruded into the venous circulation of the cavernous sinuses via clefts in the capsule of the gland aligned with the intraglandular lumen. Intraglandular colloid, fraction F5 (mol.wt 34,000), radiolabeled with (125I)Na and injected (0.15 ml) into the right internal jugular vein of male Wistar rats, accumulated in the endocrine pancreas. Autoradiographs showed that the material had specifically localized in the capillary network of the endocrine pancreas. Since the intermediate lobe is poorly vascularized, intraglandular colloid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transport medium for intermediate lobe materials.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I would like to thank S. Choles and J. Bennett for their technical expertise with the help of P. Galvin and W. Halina. I thank members of the Central Animal Facilities, McMaster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 Hamilton, Ontario, for labeling the intraglandular colloid and for counting the decay rate of the tissue.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Drs. A. deBold and J. Kraicer, Faculty of Medicine, Queen's University, Kingston, Ontario, for their interest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