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46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91.
Ag+,Pb2+对轮藻光合色素及GAP脱氢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不同剂量的Ag^+、Pb^2+胁迫轮藻,研究其光合色素含量及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简称GAP脱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胁迫效应随重金属种类、胁迫时间及剂量而变化.胁迫初期二指标变化不大,甚至呈增长趋势;随时间延长二指标显著降低;且胁迫效果Ag^+〉Pb^2+.  相似文献   
492.
湖北省天鹅洲沉积物中色素记录的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泊沉积物中色素的含量、种类以及相应的参数是研究湖泊初始生产力和湖泊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天鹅洲沉积物中几种色素指标的综合分析,初步探讨了天鹅洲的环境演化历程.结果表明,天鹅洲故道在形成后近50年来,仍属于较新的环境,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有增加的趋势,水质属中富营养型.  相似文献   
493.
陆地棉种子及各部器官含有毒物质棉酚,这与棉株各部器官着生有色素腺体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色素腺体在棉株各器官上的分布极具特殊性,有色素腺体棉与无色素腺体棉杂交后代,不同个体的不同器官色素腺体的分布具多样性,色素腺体的密度不均匀,色素腺体的表达时期不一致,各种色素腺体类型出现的频率无规律.色素腺体的遗传亦极具特殊性,难于用两对基因质量性状遗传或微效多基因数量性状遗传理论进行圆满解释.对如何提高无色素腺体类型或高色素腺体类型的中选率提出了可减少误判的依据.  相似文献   
494.
研究了光、热、酸、碱、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蔗糖、Vc等添加剂对用95%乙醇浸提的月见草花黄色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易溶于95%的乙醇、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溶剂.对光、热、碱、氧化剂、金属离子(Na+,Ca2+,Mg2+)及添加剂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对酸、还原剂的稳定性不太好,Cu2+和Fe3+对色素溶液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5.
DS-401树脂吸附和分离月见草花黄色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用大孔树脂吸附和分离月见草花黄色素,比较了5种树脂(D-101、DA-201、DM-301、DS-401、X-5)对月见草花黄色素的吸附,选用DS-401作吸附剂.比较了不同浓度的乙醇和不同试剂的解吸效果,结果表示丙酮和乙酸乙酯有较好的解吸效果.  相似文献   
496.
花色是一种重要的花性状,对于有花植物的观赏园艺、生殖生态以及物种演化均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有花植物花着色的关键决定因素是花色素的合成和沉积。类胡萝卜素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不仅具有营养和药理特性,同时还是许多有花植物花着色的呈色色素。笔者对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及相关基因进行了梳理,并着重总结了类胡萝卜素代谢基因的表达及其转录调控对植物花着色的影响。当前,已知花中类胡萝卜素代谢基因的表达与类胡萝卜素积累及花着色紧密相关,但是关于这些基因在花中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植物的花器官似乎采取了与叶、果实等其他器官完全不同的策略来精细调控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与积累,并且不同植物间尚未发现共通之处。笔者基于目前的研究进展,对未来类胡萝卜素介导的花着色调控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随着高通量组学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可尝试结合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及最新的单细胞组学和空间组学等多组学技术和遗传转化及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构建多种植物花着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特异性分子调控网络,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类胡萝卜素介导的花色变异与演化及花色育种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