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5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396篇
系统科学   222篇
丛书文集   158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75篇
综合类   6379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61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低温输送系统间歇泉现象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温输送系统的低温垂直管路中可能出现的间歇泉现象,采用液氮为工质,进行了间歇泉现象模拟实验研究.实验纪录了不同的管路结构及不同绝热结构条件下,管路出现的振动信号及管路温度分布,并将实验结果与Murphy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管路的长径比和绝热结构对间歇泉现象的产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交错波纹板原表面换热器通道内对流换热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具有正弦波形通道交叉排列的原表面换热器多通道单元内三维稳态层流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上下波纹板交错角θ、波纹相对节距P/H(波长/波高)及雷诺数RP对流动与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入口段流动与换热性能的变化较大,此变化在沿主流方向第4个单元后基本消失;在水力直径基本相同的前提下,阻力系数厂及平均努谢尔特数Nu随θ的增大而增大;f及Nu在P/H为1.5~3.1的范围内随P/H的增大而增大,在RP大于900及P/H为3.1~4.0时随P/H的增大却开始减小;壁面局部Nu的最大值发生在主流尾部以及与流体出口邻近的2个入口处附近,最小值在上下波纹板的接触点上产生。  相似文献   
63.
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母语句法负迁移现象,这严重妨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英汉句法差异对比来分析遗一现象。  相似文献   
64.
创新型教师应该具有开放性、主体性、创新性、协同性等健全的创新型人格特征和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并应从本位化、个性化和民主化三个方面进行角色定位,这就要求教师从观念上和技术上都要完成相应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65.
曝气处理甲苯的传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曝气技术(AS)是处理地下水中石油污染的修复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和原位操作等显著优势.通过自行设计安装的二维砂箱,结合AS的流型,对其进行了去除甲苯的传质研究.采用乙炔示踪法对AS的流型研究表明,在0.15m^3/h的乙炔曝气流量下,气体在地下水区域中分布非常均匀,形状近似为对称U字形.AS甲苯传质研究表明,在曝气过程中,空气可达到的区域是AS修复的主要区域,且甲苯的去除时间受空气含量的影响极大.曝气源附近的区域.其去除效率很高。经400min曝气后,甲苯去除效率达80%.  相似文献   
66.
利用传递矩阵法建立了采煤机牵引部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模型,通过计算其固有频率及在低阶模态中的势能分布率及模态柔度,找出该采煤机牵引部传动系统的薄弱环节,为改善其动态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一种力的新定义的分析,说明新定义的不足及与此相关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氢分压对种间氢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厌氧消化的产氢产乙酸阶段,从反应动力学来看,在标准生理状态下的ΔG°′均为正值,表明丙酸丁酸以及乙醇的产氢产乙酸是不能进行的。然而,在产甲烷的作用下,通过产氢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间的种间氢转移,体系中的氢分压大为降低,使整个消化过程得以顺利进行。文章以产氢产乙酸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热力学反应为基础,分别导出它们的自由能与氢分压的关系,分析了氢分压对种间氢转移的影响,得出两类菌群间种间氢转移的理论氢分压范围。进而引入细胞代谢最小能量子概念,对理论氢分压进行修正,得出沼气发酵适宜的理论氢分压范围和最佳氢分压。  相似文献   
69.
引进对角转移连续,对角拟凹和FS-凸等概念,然后在非紧的策略集上运用KKM引理得到新的Nash平衡存在性结果。  相似文献   
70.
针对在受限空间内工作的行波管阵列所面临的多热源、高热流密度、高散热功率冷却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热管冷板.在自行设计建立的试验台上,对新型热管冷板在大倾角下(60°≤θ≤90°)工作时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加热总功率P(1600—4000W)和不同冷却水流量Q(100—400L/h)下,热管冷板均能在3—15m in内正常起动.除了P=1600W、Q>300L/h情况下的冷板均温性不能符合行波管冷却要求外,其余试验工况下冷板壁面的最大温差ΔTmax<10℃,冷板壁面的最高温度ΔTmax<70℃,热管冷板的总热阻<0.01℃/W,表明新型热管冷板具有优异的均温高效传热性能.为了有效地发挥新型热管冷板的均温高效散热性能,必须保证其在匹配的冷凝段冷却条件和蒸发段加热条件下工作.在试验的倾角范围内,随着倾角的增大,热阻单调递增;冷却水流量增大或加热功率增加时,热管冷板的换热增强,热阻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