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227篇
系统科学   148篇
丛书文集   8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272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用晶体振荡器研究了压电石英晶体在一系列有机液体与水混合体系中的振荡性能,确定:在此类体系中的晶体频移与纯有机液体或电解质水溶液中的晶体频移变化规律不一致,系与液体的密度、粘度及介电常数有关,符合下一通式:△F=c_1d~(1/2)+c_2η~(1/2)-c_3ε_0+c_0,但电导率无显著影响.检测池外壁接地可显著降低介电常数的影响并提高频率稳定性.温度对频移的影响与体系的含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3.
在不采用任何近似的板理论的条件下,给出一种横观各向同性圆板在表面应力自由、边缘承受轴对称分布应力工位移时的线弹性边值问题的半解析数值方法,并且说明鞭些典范问题的解在圆板的位和多、应力混合边界条件的圣维南原理的表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4.
在多元周期的Lp(1〈p〉∞)空间内引入一类具有一定混合光滑模的线性子空间,在此空间上定义了Besov型半范数,并且建立了Nikolskii-Lizorkin型的函数表现定理。  相似文献   
155.
本文扩展了唐纳尔壳体理论,应用于包括横向剪切变形的具初始缺陷及混合边界条件的反对称角铺设圆柱厚壳的分析,给出了广义双富里衰级数表示的无限尼自由振动下的多模态解,其中与时间相关的系数由谐波平衡法确定,计算了不同参数下叠层圆柱厚壳的非线性自由振动基频,且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6.
给出了无向边集是支撑树的混合图为欧拉图的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Guan和Pulleyblank算法,给出了另外一种求解最小欧拉定向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7.
考虑二维的一般有界区域上的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解问题,给出了全离散格式,证明了此格式的唯一可解性,得到了此格式数值解在L2模意义下的最优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158.
本文用分区混合有限元法分析拱坝的水平裂纹。特点是在裂纹端部采用应力型奇异单元,其余部份采用位移型单元,用分区混合原理建立以裂纹强度因子及各结点位移为未知量的线性数方程组。  相似文献   
159.
用门限自回归模型和混合门限回归模型对广东省中西部的冬春季平均气温做预测。选取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和太平洋海温场的分区分季节的多个气候背景场的前若干个主分量作为因子(共1792个),这些因子包含着气候背景场的主要信息,通过对预报量和预报因子群的相关筛选,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的因子建立混合门限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初步探讨了气候背景场对预报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门限回归模型优于门限自回归模型;前者能较好地拟合冬春气温序列,预报效果较理想。粤中西部冬季气温场与东北半球南部3—4月高度场第5个主模态相关最密切,当3—4月500hPa高度场东亚大陆为低槽控制,日本海太平洋附近为高压脊,有利于当年冬季气温偏低;春季气温场则与北半球冬季500hPa高度场第8个主模态相关密切,当冬季500hPa高度场乌拉尔山附近地区为明显的阻塞高压形势,有利于次年春季气温偏低。  相似文献   
160.
Mesoscale eddy effects on the wintertime vertical mixing in the formation region of the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Mode Water (NPSTMW) are studied using hydrographic data from Argo profiling floats deployed in the Kuroshio recirculation region in February and March of 2001. Anticyclonic (warm) eddy enhances the wintertime vertical mixing and results in the deep mixed layer and the deep thermocline. Consequently, a large volumetric water mass with low potential vortic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prototype of NPSTMW tends to be formed. By contrast, cyclonic (cold) eddy is unfavorable for the vertical mixing process and halts the deepening of the mixed layer and thus the formation of mode water.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cyclonic eddies prevail in the late 1990s in the formation region of NPSTMW, which lead to significant suppression of the wintertime vertical mixing (96-98) and thus are unfavora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NPSTMW; while the situation is completely reversed in the early 1990s (93-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