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7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介绍了制备玉米面粘合剂的过程,着重研究了影响该粘合剂粘度及稳定性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影响粘度特性的主要因素,找到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2.
本文探讨了利用苦荞麦粉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获得一种营养丰富、均衡、爽口而又带有苦荞麦特殊风味的新型保健发酵酸奶。  相似文献   
73.
近红外光谱奇异样本剔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面粉校正模型,对面粉中灰分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异常样本进行剔除.试验中采用马氏距离法和蒙特卡洛采样法分别对异常样本进行了剔除,结果表明:用马氏距离法剔除异常样本,当权重系数为1.5,剔除样本数为3时,得到最好结果,相关系数(R2)为92.67,交互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048 5;MCCV法剔除异常样本,剔除样本数为3,得到最好结果,相关系数(R2)为94.64,交互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041 1.故马氏距离法剔除异常样本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校正模型的精度和预测精度,但MCCV法剔除异常样本后模型精度和预测精度优于马氏距离法.  相似文献   
74.
基于近红外光谱无损快速检测面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对面粉品质进行无损快速检测的方法.配制含滑石粉的面粉样品30个,采集样品在12 500~4 000 cm-1范围内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选择最优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光谱范围,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所建定量分析模型的相关性能比较高,预测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均符合要求.研究发现,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快速无损检测面粉掺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5.
毛兰珍 《科技资讯》2011,(20):232-232
从食品安全方面考虑的重金属污染,目前最引人关注的是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有显著生物毒性的重金属。本试验应用ICP-MS对婴幼儿米粉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米粉中重金属砷(As)、镉(Cd)、铅(Pb)、铬(Cr)和汞(Hg)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6.
生物修饰玉米粉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谷氨酰胺转氨酶修饰玉米粉和植物乳杆菌修饰玉米粉两种生物修饰玉米粉后,分析了玉米粉生物修饰前后的凝胶特性、黏度特性和结晶结构的变化.玉米粉的凝胶特性经生物修饰后得到改善,表现在膨胀度、保水力、溶解度、透明度的提高,凝沉性下降.生物修饰玉米粉的糊化时间比原玉米粉明显缩短.生物修饰处理对玉米粉的结晶结构影响不大,仍保持A型X-衍射结构,结晶度稍微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成庄矿煤厂通过安装PU组合式筛板改造2ZK3665振动筛,解决振动筛“颠振”问题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78.
为明确小米粉添加量对生鲜面条品质和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小米粉(未挤压小米粉与挤压小米粉质量比为1∶1)按不同质量比例(30%、40%、50%、60%)添加到小麦粉中制作面条,测定了小米-小麦混合粉面团流变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和生鲜面条蒸煮特性、品质特性以及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小麦粉面团相比,混合粉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回生值均显著降低,吸水率、总弱化度显著升高,混合粉品质显著下降;随着小米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面团之间的面筋强度差异较小,糊化特性差异显著。小米粉添加量低于50%时,小米-小麦混合粉面条(简称小米面条)烹调损失率、熟断条率变化不显著,但高于50%时,小米面条烹调损失率、熟断条率分别增加了8.5%和87%;随着小米添加量的增加,小米面条亮度L*降低,黄度b*和红度a*升高,色泽变差。与小麦粉面条相比,小米面条硬度、弹性显著下降,但各添加比例小米面条质构特性差异较小;小米面条中强结合水峰比例A21减小,自由水峰比例A23增大,面筋网络结构形成不紧密。小米面条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小麦粉面条,随小米粉添加量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增加,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显著增加。综合考虑蒸煮特性、品质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等因素,50%是小米生鲜面条的小米粉最适添加量,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既增加生鲜面条的保健功效,也扩大小米使用范围和用途。  相似文献   
79.
为提高马铃薯生粉的干燥效率,考察了果胶酶酶解预处理不同时间(60~180min)对马铃薯泥热风干燥特性及制备的酶解马铃薯生粉(pectinase-treated native potato flour,PNPF)理化性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酶解处理降低了马铃薯泥果胶含量和初始含水量,提高了薯泥干燥速率,干燥时间缩短了6.32%~7.81%;果胶酶酶解预处理制备的生粉中果胶、灰分、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显著提高,淀粉相对结晶度和生粉碘蓝值降低;同时酶解预处理制备的生粉与未处理生粉相比,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溶胀度,持油性显著降低,持水性提高了40.49%~49.58%,冻融析水率降低了26.23%~62.11%,其中酶解预处理180min制备的生粉(PNPF180)冻融稳定性提升幅度最大;糊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PNPF峰值温度降低,峰值时间缩短,崩解值上升,最终黏度和回生值下降。果胶酶酶解预处理可改善马铃薯泥热风干燥特性,缩短干燥时间,同时显著改善马铃薯生粉基本理化性质及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80.
分别建立起各项分压损和一维可压缩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理论的面粉正压气力输送两相流压损计算模型。通过由意大利OCRIM公司引进的两条面粉正压气力输送线上的不同工况压损试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压损计算模型的工程适用性。指出局部压损的确定是面粉正压气力输送两相流压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