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6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Nafion膜固定的N-甲基吩嗪为介体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afion膜固定的N-甲基吩嗪为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玻碳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介体,成功地研制成了电流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探讨了pH值、温度、工作电位和抗坏血酸等干扰物质对此生物传感器电催化还原H2O2的影响.此生物传感器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对H2O2线性响应范围为0.6μmol/L~2.5mmol/L,响应时间少于30s  相似文献   
12.
光交联聚乙烯醇水凝胶及青霉素敏生物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一种光交联聚乙烯醇(PVA-QQ)水凝胶,着重讨论了该水凝胶固定化β-内酰胺青霉素酶膜及其与离子敏感场效应管(pH-FET)结合构成的青霉素敏生物传感器的性能。结果表明,PVA-QQ水凝胶固定化酶膜具有较高的活性及优良的温度、酸碱度、时间及力学稳定性,由该酶膜制备的青霉素敏FET的响应时间小于60s,灵敏度大于3mV/mM,线性响应范围为0 ̄16mM。  相似文献   
13.
在两种产色素微生物的培养基中,加入煤的微生物转化产物,所得微生物发酵液的色素浓度及吸光度有较显著的增加,将煤生物转化产物作为蔬菜生长刺激素的实验亦取得了显著效果,该结果揭示煤微生物转化产物在生物激素上的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剪切环境与产黄青霉形态和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青霉素发酵过程,考察了产黄青霉形态变化和发酵罐中剪切环境对菌体形态的影响。考察的产黄青霉菌株对强剪切作用呈现出瞬时响应和逐渐衰减的反应机制,实际剪切强度介于发酵罐内最高剪切速率和平均剪切速率之间。提出了总体剪切强度的概念,用于定量表达不同桨型、多层搅拌下剪切环境。青霉素发酵需要在较强剪切环境中进行,采用轴向流桨和涡轮桨组合搅拌时,可通过调整桨径和搅拌转速来保证剪切环境满足菌体生长和代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基于交流阻抗技术构建非标记型脱氧核糖核酸(DNA)杂交传感器的方法.以24个碱基长度的寡聚DNA作为实验对象,将5′端巯基化的单链寡聚DNA(SH-ssDNA)探针与巯基乙酸(RSH)同时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形成杂交识别层,利用交流阻抗技术测量出杂交前后金电极表面电子传递电阻Ret的增量作为杂交信号.实验中对DNA探针的自组装时间、杂交温度、杂交时间和阻抗测量液等实验条件进行了观察和优化;通过选择自组装液中SH-ssDNA探针和RSH的浓度,减少DNA在金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同时保证金电极表面自组装的SH-ssDNA探针有合适的疏密度,提高了杂交效率.在各优化条件下,无需扩增杂交信号,此非标记型DNA杂交传感器的检测下限为3.0×10-14mol/L;和完全互补序列相比,一个和三个碱基错配序列分别产生55.6%和1.3%的杂交信号.  相似文献   
16.
微量元素硒的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微量元素硒的生物学功能,通过阐述利用微生物的特殊生物转化能力进行硒的微生物转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从高硒地区筛选野生富硒食用蕈菌资源,开展微生物的硒富集规律,并进行硒的微生物转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新型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传统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优越性,提出了絮凝剂的新发展方向是开发微生物絮凝剂.阐述了发展微生物絮凝剂的重要性及种类、结构特性、原理等问题并指出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Rising atmospheric CO2 and temperature are altering ecosystem carbon cycling. Grasslan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carbon cycle. Below-ground processe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grassland carbon cycle because they regulate …  相似文献   
19.
压电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将高灵敏的压电传感器与特异的生物反应结合在一起的新型生物分析方法,这一方法不需要任何标记,且仪器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引起人们的兴趣,并已成为当前生物传感器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压电生物传感器在气体、微生物、病毒、蛋白质及基因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应用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影响絮凝剂絮凝能力的因素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