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干细胞研究因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引起很多领域科学家的热切关注。基于Web ofScience中SCI数据库收录的我国干细胞领域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从科学计量学角度,对我国干细胞领域成果的数量、分布、发展趋势及被引频次进行分析,以揭示我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活跃度及影响度状况。同时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 III进行文献关键词共引分析,揭示我国干细胞研究的前沿主题及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82.
软件项目是以科学满足软件需求为目标,涵盖人员、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的工程实施与组织管理过程。长期以来,由于软件项目客观存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使得实施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设计、费用、进度与功能变化等诸多问题。虽然高效的开发技术不断涌现,但管理问题一直存在,风险问题也经常显现,成为软件行业的焦点问题。正确认识和管理软件项目风险能够提高软件项目开发的成功率,降低风险发生概率。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是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重点问题之一。随着软件行业的发展,软件项目风险呈现出新的特点,风险管理内容也产生了新的变化。为了追踪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脉络和发展趋势,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了国内外软件项目风险相关文献3 129篇,利用分词和统计分析技术,对文献作者、关键字、主题等进行提取和词频分析,挖掘出研究主体的空间分布情况;从发文数量及发文时间角度对中外学者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出软件项目风险概念界定、研究阶段、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演化进程。通过对文献主题的分析,梳理出软件项目风险研究的方向和趋势。通过上述文本分析思路,可以得出该领域中的主流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在文献数量的变化上可以推断,软件项目风险同质化研究较多,研究的创新性突破口难以发掘,致使中文文献数量有所降低。通过观察研究团队词云可视化情况,发现了计算机类及管理类两大主流研究方向。如何从管理角度进行风险研究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的重点。基于时间顺序的文献主题汇总,能够清晰看出软件项目风险研究是以项目管理为主导、风险管理为导向,将项目管理及风险管理相融合,进行以软件项目为主体的概念性界定。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相对成熟后,风险评估、风险识别、风险控制相关技术性的研究也开始兴起,再从应用角度进行风险管理的验证研究。至今风险管理仍以评估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对高频词的共性进行分析,找到词汇关联中较为新颖的研究方向。例如,风险识别过程正在从人工主观辨别向机器自动识别转化;风险管理对象属性特点的转变是由静到动的变化;由大数据技术引发的风险知识库建立、智能风险管理系统的搭建等前沿研究。对研究趋势的探索将为软件项目风险防控、提升软件项目成功率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为软件项目风险的相关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针对中国译介研究术语演化规律这一科学问题,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63—2016)中的译介研究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译介研究术语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第一阶段为1963—1982年,这期间相关研究论文的数量比较稀少,导致术语贫乏;第二阶段为1983—2000年,这期间发文量明显增多,多研究重心开始形成,新的术语不断产生;第三阶段为2001—2016年,这期间发文量大规模增长,研究重心发生迁移,术语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当前,中国译介研究方兴未艾,译介研究术语更多地被赋予了时代性、民族性、多样性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4.
This re-examination of the earliest version of Maxwell's most important argument for the 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light—the equality between the speed of wave propagation in the electromagnetic ether and the ratio of electrostatic to electromagnetic measures of electrical quantity—establishes unforeseen connections between Maxwell's theoretical electrical metrology and his mechanical theor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Electrical metrology was not neutral with respect to field-theoretic versus action-at-a-distance conceptions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 Mutual accommodation between these conceptions was reached by Maxwell on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BAAS) Committee on Electrical Standards by exploiting the measurement of the medium parameters—electric inductive capacity and magnetic permeability—on an arbitrary scale. While he always worked within this constraint in developing the ‘ratio-of-units’ argument mathematically, I maintain that Maxwell came to conceive of the ratio ‘as a velocity’ by treating the medium parameters as physical quantities that could be measured absolutely, which was only possible via the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quantities established in the mechanical theory. I thereby correct two closely-related misconceptions of the ratio-of-units argument—the counterintuitive but widespread notion that the ratio is naturally a speed, and the supposition that Maxwell either inferred or proved this from its dimensional formula.  相似文献   
85.
文献计量学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文献知识单元进行定量分析、揭示文献内部知识内容的一门科学。共现网络分析是文献计量研究中分析文献特征项数据关系的一种可视化方法,根据被分析特征项的数量分为单重共现网络分析和多重共现网络分析。与单重共现网络分析相比,多重共现网络分析增加了特征项的维度,对文献知识的呈现更加深入。但是,由于被分析特征项维度的增加,导致共现网络中的节点数量增多,节点间连线重合度和交叉频率过大,降低了文献计量可视化的效果。因此,目前文献计量共现网络分析主要以单重共现为主,多重共现网络分析可视化效果尚有待提升。为解决多重共现网络中节点过多、连线密度过大、不利于发现数据价值以及可视化效果较低等问题,引入LDA主题模型,采用空间划分的方法,将特征项全域可视化的问题转化为子空间可视化问题。首先,使用SATI文献题录信息分析软件抽取文献关键词,进行TF-IDF计算,以计算结果作为实验数据;其次,使用Python构建主题模型,对目标文献集合进行主题聚类分析;最后,使用Ucinet软件对不同主题子空间文献进行多重共现分析,并将子空间分析结果叠加和重构,完成多重共现可视化系统的结构化表达。结果表明:与原多重共现可视化方法相比,在内容呈现等价的前提下,基于LDA主题模型的多重共现可视化改进方法由于缩小了多重共现网络分析系统的规模,即子空间文献数量与特征词数目,因而降低了共现网络中的节点数量和节点间连线密度,使得多重共现可视化系统的结构更为清晰,增加了数据的可读性,突出了数据价值,有效提升了多重共现可视化效果。因此,多重共现可视化改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进文献构成元素在多重组合知识挖掘方面的深入研究,提高不同领域文献计量的实证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1 076篇中文文献及Web of Science (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3 794篇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软件对药食同源领域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药食同源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药食同源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0年以后快速上升;发文机构共现图谱具有“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中、英文文献来源最多的期刊分别是《食品工业科技》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al Mushrooms;中、英文文献中发文量大于20篇的学者分别有22人和35人;对中、英文文献各关键词聚类影响程度最深的分别是“药食同源”和“purification”;2010年以后药食同源研究分支和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新技术和新工艺促进其在食品、药品、保健品等产品中的应用。总体来看,传统药籍挖掘、植物有效成分、栽培技术、新食品工艺、中医药产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等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7.
在影响创业环境的因素中,创业成本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创业成本高低已成为各地政府推动创新、集聚创新人才和吸引创业投资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将创业成本划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其中显性成本指生活成本、人力成本和商务成本;隐性成本则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方面衡量.借鉴经济地理法和空间计量学的相关概念分别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