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0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446篇
系统科学   109篇
丛书文集   231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56篇
综合类   879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502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520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512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高功率型镍氢电池的循环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没有镉污染,对环境友好,用于高功率设备的镍氢电池的需求量增长很快,目前每年的需求量约为5亿只.但是镍氢电池的一些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电动工具的使用要求,突出表现在电池大电流充放循环寿命较差.因此,研制高性能的高倍率镍氢电池不仅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研究影响SC型动力电池循环寿命衰减的主要因素,测量了在大电流循环过程中镍氢电池的内阻、温度及重量变化,并运用SEM、XRD对电池内阻升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电池内阻升高是镍氢电池大电流循环寿命差的主要原因,分析发现在镍氢电池进行大电流充放电循环时,电池正极膨胀,负极微粉化,电池内部孔隙率增加,致使电解液干涸,电池内阻升高.通过增加负极容量,抑制正极膨胀,可以有效改进镍氢电池大电流充放时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22.
双金属氧化物和氧化物载体组分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NiO,CuO或MoO3)在经改性所得复合载体(TiO2-γ-Al2O3,MoO3-t-ZrO2或NiO-t-ZrO2)上的分散作用,这些三地体系中实验测定的氧化物分散容量与研究负载型二元氧化物体系所得嵌入模型的估算值基本相符;样品的表面组成、结构和性能与载体的表面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负载量和加料顺序以及焙烧温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
含碳铬矿团块高温还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250~1450℃高温范围内研究内配碳铬矿团块中Cr2O3还原率和总还原率与内配碳比和渣相碱度的关系,并分析了含碳铬矿团块还原过程中金属相和渣相聚集和分离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Cr2O3还原率主要受还原温度和内配碳比的影响,当还原温度高于1400℃时,控制适宜的渣相组成和内配碳比,可以实现还原产物中金属相和渣相的完全分离。利用实验得到的条件,可望开发一种新的廉价碳素铬铁的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24.
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常温精脱硫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γ—Al2O3为载体,用浸渍沉淀法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添加竞争吸附剂得到高分散、均匀型金属氧化物精脱硫剂。常温、缺氧条件下精脱H2S穿透硫容可达16.8%.采用EP、TEM技术分析了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分的均匀分布及脱硫前后的脱硫剂微表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25.
26.
桥接到金属电极上的原子线,在纳米电子学中被视作一种分子联结,是当前低维系统电子输运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对金属电极-原子线-金属电极系统进行了简化,合理地构造出简单的类似分子的模型,利用传统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计算了金属电极-原子线-金属电极的能级结构、电极与原子线间的轨道能量、电行转移以及布居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原子线在连接不同结构类型的电极后电荷转移明显不同,体现了不同电极与原子线的相互作用,这些不同于以前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27.
对影响作物高产的光合作用碳同化的生理限制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出内外因子结合考虑是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和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耦合效应对多壁纳米碳管非线性光致发光的影响.采用π 轨道紧束缚模型,从理论上得到了层间耦合会减小多壁碳纳米管的带隙和电子跃迁几率.从而说明了多壁碳纳米管的荧光很难观察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9.
1 Results In addition to single wall and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1], several structures,which are more or less related to fullerenes,including carbon nanohorns[2a], carbon nanospheres[2b] and onion like carbon structures[2c] have been reported.A new simple straight forward method to access some of these structures is the solid-state pyrolysis of different organometallic complexes in a sealed vessel,which led so far to carbon nanotubes[3a,b], carbon nanocables[3c] and onions[3d].  相似文献   
30.
李英华 《山西科技》2007,(5):123-124,126
介绍了金属的“超塑性”概念及其特点,阐述了超塑性材料Zn-22%Al板材气压成形的原理,着重解释了其板材气压成形模具的设计与计算,对生产实际与理论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