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理清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油田白垩系砂体成因特征,指导油气田开发。在高密度井网条件下,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分析化验、古生物、测井等综合资料,研究储层砂体的粒度、结构、成分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结果表明:白垩系下统巴列姆组储层主要是细砂岩及粉-细砂岩;具有小型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砂岩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较高。西北部三角洲平原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及向上变细的正韵律,砂体整体呈朵状展布,具有典型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可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4种亚相以及水上分支河道、水下分支河道、浅湖砂坝等10个微相,并分析了各微相的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形态;其中巴列姆二段时期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分布在工区中西部,巴列姆一段时期工区整体演变为前三角洲——浅湖亚相,为一典型的退积式三角洲;该研究结果为肯基亚克油气田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永辉 《河南科学》2012,30(8):1133-1136
准噶尔盆地沙窝地地区三工河组二段上亚段(J1S21)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2类主要储集砂体垂向上相互叠置,构成削截式与完整式水下分流河道、孤立式河口砂坝、河上坝、下残式与完整式坝上河等相序组合类型,分别形成于向上变深、向上变浅、向上变深复变浅及向上变浅复变深基准面旋回中.其中完整式水下分流河道、下残式与完整式坝上河相序组合类型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3.
为了预测桑塔木地区三叠系有利勘探区带,利用地震、钻测井、岩心等资料,通过合成记录标定达到井震统一,将桑塔木地区三叠系划分为1个构造层序、5个三级层序(SQ1-SQ5)和9个体系域,建立高精度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区内除了发育普遍认识的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外,还存在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通过探讨目标层序(SQ3-SQ5)内的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结合储盖组合分布、反演特征及成藏条件综合分析认为:层序SQ3和SQ5内部低位水进体系域辫状河三角洲储层发育,厚度大、连续性好,但是不易形成岩性油气藏,应以加强断垒带两侧的滚动勘探,寻找新的低幅度构造油气藏为主;而层序SQ4低位水进体系域曲流河三角洲前缘砂体薄,横向连续性较差,易尖灭,有利于形成岩性圈闭,在平面上断垒带东北部斜坡带上为有利的油气聚集相带,可作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应用现代沉积学理论,结合岩心观察描述、钻井、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富县组到延安组延10、9、8期的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早侏罗世富县组和中侏罗世延安组延10期为深切河谷充填的辫状河沉积,延9和延8期则发育曲流河沉积.这2种河流沉积经历了有规律的继承性演化:富县组河谷充填作用最强,辫状河道砂体沉积厚度最大.延10期河谷进一步填平补齐,河谷斜坡上次级河道溯源增长、侧向侵蚀使河道变宽,漫滩分布面积减小.延9和延8期,古地形差异进一步减弱,河流转型为曲流河,河道和漫滩沉积均发育.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河流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2种河流沉积模式.沉积相对富县组-延安组延8油层组油藏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油气聚集主要受河道砂体展布控制,储层发育的河道砂体是该区今后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作为曲流河沉积中主要结构单元,平移型点坝(Translational point bar)的研究还相对滞后。通过文献调研和现代沉积观察对平移型点坝的成因机理及沉积特征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低位时期的下切谷及同沉积断层限制条件是平移型点坝发育的基础。根据平面形态变化,平移型点坝可划分为点坝主体和点坝尾部两部分。点坝主体以粗粒沉积为主,且在顺水流方向上沉积物保存程度增大、粒度逐渐减小;当水流以不同角度冲击外岸时,会形成两种不同模式的点坝尾部沉积,即以细粒沉积为主的反向点坝沉积(Counter-point-bar deposits)和以粗粒沉积为主的涡流堆积(Eddy-accretion deposit)。最后,通过三维岩相模型,平移型点坝内泥质侧积层的分布范围和砂体厚度的差异性进一步明确,点坝主体部分的砂体具有连通性好、砂体厚度大的特征,而点坝尾部砂体连通性较差、砂体厚度较薄。  相似文献   
16.
大别造山带北缘早白垩世周公山组冲积沉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育于安徽肥西—六安一带的周公山组,属于早白垩世沉积,厚度大于800 m。周公山组以不等粒砂岩和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含砾岩。根据Miall的岩相分类,周公山组有12种岩相,主要为Gci、Gcm、Ss、Sp、Sh、Sm、Fsm和Fm等。识别出6种沉积结构单元,分别是河道滞流沉积、曲流砂坝、天然堤、决口扇和洪泛平原沉积,其中决口扇和洪泛平原沉积是最为发育的结构单元。根据Miall的河流分类方案,肥西周公山组下段应属于细粒曲流河沉积,上段属于砂质曲流河沉积。河流曲率P为2.09~3.55,河道宽度31.4~81.1 m,河流曲率波长为385.63~1025.66 m。周公山组沉积环境的变化可能记录着物源区—大别造山带隆升速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曲流河复合砂体内单一河道的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大庆油田开发以来,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处于大面积分布的河道砂体中某些部位的开发井水淹级别相差悬殊。经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大面积分布的河道砂体并非单支河道,而是一支多期(或多支)河流平面侧向叠加所致。不同单一河道之间由于其连通方式的复杂性及其自身储层性质的差异形成复杂的非均质性。因此,正确识别单一河道对于进一步研究储层的内部构型及分析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以杏南开发区PI31小层为例,分析了各单一河道的成因,并在现代沉积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地下密井网资料,采用平面、剖面及三维视窗法对研究区储层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区共识别出了3条单一河道,宽约(400~1200)m,流向由北向南,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曲流河单一河道边界的识别标志,并提出了单一河道的划分方法,为油田储层的进一步详细描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分析以及室内试验分析为基础,开展单井相、测井相、平面相等分析,对研究区馆陶组沉积微相类型、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以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为主,主要发育心滩、道间滩地、道间洼地、边滩、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等沉积微相类型;受基准面升降与沉积物供应的作用,该区河流相砂体自下而上演化大致经历了辫状河繁盛发育期、辫-曲共存发育期、曲流河繁盛发育期以及辫状河发育期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基于高密度井网条件下数据资源和井距优势,对大庆长垣北部某沉积单元曲流河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剩余油分析和流体运移机理开展研究。针对点坝构型要素量化识别多解性问题,根据曲流河单砂体内部形态差异性对计算结果进行参数校正,实现构型要素确定性量化表征。同时,提出用构造进行砂体形态表征的建模思想,通过定向网格编辑技术,实现点坝砂体内部构型的三维表征。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剩余油预测,明确构型影响下顺逆侧积注入的流体运移机理,提出下步挖潜方向。  相似文献   
20.
印尼西纳土纳盆地更新世河流体系发育,以地震剖面和切片资料为基础,在盆地内K区块Muda组上部的沉积中识别出了近南北向的辫状河、东西向曲流河和高弯度分流河道三种河流类型。基于河流的切割关系,判断辫状河发育最早,曲流河次之,分流河道最晚。河流类型的演化反映了一个相对海平面上升的过程;早、中期河流方向的改变反映了相对海平面上升明显受构造作用控制。此外,中期曲流河和低弯度河流共存的现象,说明河流沉积还可能受坡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