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611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温州滩涂湿地的现状不容乐观,生态问题日益突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类干扰不断加剧,且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管理措施,使得鸟类栖息地破坏严重,滩涂湿地污染加剧;外来种互花米草的入侵也对滩涂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和影响。针对温州滩涂湿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恢复对策:不断健全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科学围垦;加强对外来入侵种的监测和控制;加快滩涂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严格管理滩涂湿地,加强污染控制,开展生态治理,增强保护意识等。以切实保护温州滩涂湿地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持续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12.
黄河的综合治理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为西北和华北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黄河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经过几千年的治理,黄河已经成了一条人工控制的河流.然而,黄河仍然面临侵蚀严重、河床不稳定、水体污染以及生态脆弱等诸多问题.笔者依据河流综合治理的原则,为达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目标,提出了控制沟道下切、增阻降速、建设通河湖泊湿地和控制点源污染等综合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13.
论述了黄土高原农村沼气推广的主要能源生态模式和利用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对黄土高原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春市用水量、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水质日益恶化,可利用水资源更加短缺。本文根据对长春市水污染处理现状的分析,指出了长春市污水处理中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长春市污水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5.
文章以SPOT-5卫星影像为源数据,借助ERDASI MAGINE和Arc/INFO软件,探讨了RS和GIS技术在湿地识别、分类及制图方面的应用;运用4种融合方法对源数据做融合处理,利用比值法融合后的图像进行计算机监督分类,实现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绘制出巢湖湿地专题图,统计各类湿地的面积;对研究区各类湿地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作了简单分析,并就巢湖周边资源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6.
东洞庭湖湿地及其旅游健身功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和文献调研,提出了东洞庭湖湿地资源丰富,有环境调节、资源再生等功能,现代人们积极参加湿地旅游,能有效地缓解心身压力,拮抗亚健康.  相似文献   
117.
介绍了湿地的概念和功能,分析了国内、山西省内及长治市湿地的资源概况,指出了长治市目前湿地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保护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8.
湿地是大庆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也是大庆赖以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的生态环境。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大庆湿地受损严重,出现了面积缩小、水位下降、景观破碎、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功能衰退甚至丧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性与完整性遭到破坏。对受损湿地进行生态修复使其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是大庆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湿地修复措施包括:湿地补水、污水治理与控制污染物排放、生态移民与退耕还湿、污染湖泡的引排水工程、物理清淤与底泥覆盖、移植和引种水生植物等。  相似文献   
119.
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其生态质量为生态质量较好级别,但面临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面积萎缩、生境恶化和管理混乱等问题,应积极采取相关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实现洪泽湖湿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0.
鲎保育的三赢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鲎有活化石之称,不仅是古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亦是医药试剂的原料,保育鲎不仅维系了人类生存,更是促进人类文明的跃升。但近年来,鲎被人类大量捕食、采血及破坏栖息地,种群大规模下降,迫切需要得到保育。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指南,鲎的物种保育工作以划设鲎保护区、增加鲎的种群量以及促进大众参与保育为重点。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南部沿海,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与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的稚鲎共同栖息在有红树林分布的河口,这两种鲎的食物中大约60%的碳源来自海草衍生的食物;在户外养殖条件下,稚鲎与方斑东凤螺(Babylonia areolata)混养能够加速稚鲎脱壳率并提高存活率,因而可以获得大量适合放流的稚鲎(3龄)。本文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鲎保育的三赢策略:支持有效的海岸及河口保护区经营管理,在保护区内维系鲎的种群,对大众与小区进行鲎资源的明智利用宣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