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737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真菌浸出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生物浸矿方法,但需研发强化浸出技术提高浸出率。研究了陶瓷颗粒和玻璃珠两种宏粒子强化黑曲霉浸铀。结果表明:两种宏粒子均可提高铀的浸出率。宏粒子的粒径和加入量对黑曲霉浸铀效果有明显影响。加入1 mm、50 g/L的陶瓷颗粒,铀浸出率为71.11%,比对照组提高了6.19%;加入1 mm、20 g/L的玻璃珠,铀浸出率为76.04%,比对照组提高了11.12%。  相似文献   
82.
竹红菌素是我国特有的一类苝醌类光敏色素,在开发新型抗肿瘤抗病毒药物、光敏活性农药及新型光电转换材料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聚酮合酶( Polyketide synthase,PKS)是合成竹红菌素的一种关键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发现在Shiraia sp. Slf14中存在一个III型聚酮合酶基因.利用RT-PCR技术,以其总RNA为模板,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并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ET-22b(+)-PKSIII,采用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成功表达出了目的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重组产物分子质量约为43 kDa,与理论值一致,为III型聚酮合酶的催化活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调查了广东省特呈岛整片退化红树林的林窗大小结构、形成方式、形成木林窗特征及边界木特征等。结果表明:该地区林窗主要以小型面积林窗为主,形状大多数近似于椭圆形,林窗平均高度较矮; 形成方式主要是枯立、折枝和枯立+干折等。分析认为,林内海水水文作用为退化红树林林窗所特有的新形成方式以及林窗形成后有盐地鼠尾栗入侵。形成木数量多,基径偏小,以白骨壤和红海榄为主; 林窗边界木以中小径级为主,健康程度较差的边界木接近一半,主要分布在低潮带和中潮带,有恶化的趋势。因此,退化红树林林窗特征与健康红树林林窗特征有很大不同,海边风浪过度侵蚀是红树林退化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84.
应用遥感信息分析广西红树林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ENVI图像处理软件对广西沿海红树林的5个时相遥感数据和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并进行解译,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广西红树林在时空上的演变情况并分析其演变原因.结果得出,广西红树林在时空上的演化趋势是:1955年至1988年呈衰减的趋势,共减少4679.79hm^2,平均每年减少141.81hm^2;1988年至2004年呈递增趋势,共增加2395.05hm^2,平均每年增加149.69hm^2.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影响,人们为了造地与围海养殖,砍伐红树林,使红树林面积迅速衰减;在无人为破坏的时候,红树林依靠自身的生长能力,能迅速生长,尤其是在海水富营养化的地段能恢复得很快.  相似文献   
85.
从云南滇池附近的三块水稻田和三口鱼塘中分离到的捕食线虫真菌种类比较相似,但从鱼塘中分离到的捕食线虫真菌种类要比水稻田中的少,两个生境中的优势种也不同.水稻田中,春季和秋季的优势种为Arbrostrys conoides,夏季和冬季的优势种为A.oligospora,秋季的捕食线虫真菌种类最多,春季次之,夏季和冬季最少;鱼塘中,春季、夏季和冬季的优势种均为Dactylellina ellipsosporum,秋季的优势种为A.ver-micola.夏季的捕食线虫真菌种类最多,其他三个季节的捕食线虫真菌种类相差不大.从湖南湘江衡阳段的300份泥土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17种水生捕食线虫真菌,东洲岛和新大桥水域分离的水生捕食线虫真菌比李坳水域分离的种数少.  相似文献   
86.
莠去津除草剂施入土壤后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本实验以莠去津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法,分初期、中期、后期、末期4个阶段研究莠去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莠去津除草剂对土壤中的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在4个时期都有抑制作用,对土壤中的细菌在初期、中期和后期有促进作用,在末期有抑制作用。总体上,莠去津除草剂对土壤中真菌、放线菌有抑制效果,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对真菌、放线菌的抑制作用存在滞后性。  相似文献   
87.
选取分离自河北安国中药材种植基地不同药用植物根区土壤的7株木霉菌,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初筛及玉米秸秆、甘草药渣固态发酵培养基复筛,联合筛选纤维素降解木霉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方法进行菌株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经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初筛,有4株菌表现出纤维素降解能力,分别为HQ1、BB1、DS3和DS1.经2种木质纤维素底物固态发酵培养基复筛发现,BB1以玉米秸秆为发酵基质时滤纸纤维素酶(filter paper cellulase,FPase)活性最高,HQ1以甘草药渣为基质时FPase活性最高.结合菌落形态、显微结构和DNA分子鉴定,HQ1被鉴定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BB1为非洲哈茨木霉(Trichoderma afroharzianum).2株菌生物学特性存在趋同性,适宜生长产孢pH为5~6,适宜培养温度为28~33 ℃,且都表现出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变差分解表明,不同培养条件对木霉菌生长速率及产孢有重要影响.本实验可为后续进一步优化HQ1和BB1降解不同木质纤维素底物固态发酵培养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丛枝菌根对神东煤矿区塌陷地的修复作用与生态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丛枝菌根真菌进行土地复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在神东煤矿区塌陷地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5个月后,系统地研究菌根对向日葵植株的生长发育、对土壤性状的改良以及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根3个月后,向日葵的开花期较对照可提早2周。接种菌根5个月后其侵染率提高,菌丝密度明显增加。接种区植物生长较对照区明显提高,地上部叶片数和干重较对照明显增加。菌根植物的根系发育状况良好,植株干重提高,籽粒产量增加。菌根植物根际土壤磷和钾含量的有效性增加,微生物数量明显提高,取得较好的菌根生态效应。在采煤塌陷地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可改善复垦土壤的性状,有利于生态的恢复与稳定,为微生物复垦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植物乳杆菌Bx6-2的发酵液对甜瓜疫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对抑菌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发酵液对甜瓜疫霉菌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pH 6.0时抑菌效果较好,对酸性蛋白酶敏感,对中性蛋白酶不敏感,常温下10 d的稳定性较好.通过调节pH、酶处理和加热处理实验,说明其抑菌活性物质不是乳酸,蛋白质类物质起了一定的抑菌作用,但其抑菌现象可能是与其他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
红树林内生真菌Paecilomyces sp.(treel-7)采自红树植物秋茄树皮,在实验室150L规模下静置培养.反复进行硅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通过1D,2DNMR和EI—MS等手段鉴定5个蒽醌类化合物和2个甾体类代谢产物的结构.通过MTT法测试5个蒽醌类化合物有抑制鼻咽癌细胞(KB,KBv)的活性,结果显示葸醌类化合物1-5对鼻咽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