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2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0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5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19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研究了以酚醛树脂作结合剂的MgO-A1和MgO-Fe两个体系的烧成合金的亚微形态和机械强度的关系,考察了体系在高温下、在还原性气氛中发生的反应对形态和机械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本文研究了以液—液萃取法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NH_4)_2SO_4浸出液中提取稀土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对含RE_2O_33g/l的稀土浸出液,以P_(204)(二2-乙基已基磷酸)为萃取剂,以5N盐酸为反萃液最终的富集液可达到130g/l左右,此液经过浓缩蒸发可得到固体氯化稀土结晶。  相似文献   
93.
本文提出了一种研究高分子物质的吸水溶胀特性的新方法——光学干涉法。通过连续、实时地观测光在透明高分子材料中传播的光程随浸泡时间的关系,能够同时得到吸水率、溶胀率和扩散系数等主要参数及它们的时间依赖性。该方法所得结果与重量法较好的符合,但比重量法简单、灵敏、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94.
本文报导通过苯硫基乙酰氯与酚类化合物在液—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的酰化反应合成了十个尚未见文献报导过的苯硫基乙酸芳酯,它们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确证。  相似文献   
95.
制备高氯酸钾节能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体氯酸钾复分解法代替传统的氯化钾复分解法制备高氯酸钾,加适量添加液洗涤高氨酸钾晶体,解决了成品中氯酸根超标的难关,产品质量符合ZBG12005-87标准一级品要求;整个制备过程不排放母液和洗水,不浓缩,实现了水平衡,较大幅度节约了能源.  相似文献   
96.
文章采用多波长数据线性回归法,以酸性格兰K与钙、镁的显色体系同时测定钙和镁.应用氢氧化物及硫化物沉淀分离法有效地消除了常见元素对测定的干扰.将此法用于自来水样分析,所得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7.
四甲基苯醌在氯化正丁基吡啶-AlCl_3室温熔盐中的电化学行为,和室温熔盐的酸碱度有关,在碱性熔盐中,四甲基苯醌以不络合的形式存在,电极上的还原过程是一个ECE过程;在酸性熔盐中,形成络合物TQ(AlCl_3)_m,络合数m为1,2,3,随熔盐酸度变化,此外,醌类物质芳香环上的取代基,也影响其电化学性质。吸电子基团使还原电位正移,推电子基团使还原电位负移。  相似文献   
98.
分别研究了双甲基丙烯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缩三乙二醇酯、三缩四乙二醇酯为增塑剂的聚氯乙烯树脂糊的流变性能,并探讨了增塑剂含量,分子结构及环境温度对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体系的PVC树脂糊都呈假塑性流体的特征,其表面粘度随双酯含量的增加,温度的升高以及双酯分子链结构中-CH2CH2O-链段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9.
氯化铵热分解过程的机理判别和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重法研究了氯化铵在氯气气氛下的热分解过程,通过实验数据对各种模型函数的试探表明:该过程受一维相边界反应机理控制,从氯化铵时晶体结构出发提出了氯化铵热分解理论模型,导出了理论速率公式。对固态反应中指前因子和活化能的理论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0.
对-甲氧甲基氯化苄是合成多种拟除虫菊酯的重要中间体,作为拟除虫菊酯分子中醇部分的结构成份,其定量分析方法对于有关拟除虫菊酯的合成和生产具重要意义。在涂以5%SF1265+5%SDC710的102硅烷化白色担体柱上,使用热导池检测器并选择对-二甲苯为内标物,按内标校正曲线法定量,可以分离和测定该产物及其原料和副反应成份,分析相对误差<4%。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合成反应物,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由对-苯二甲基二甲醚合成对-甲氧甲基氯化苄的最佳条件是在搅拌下滴加浓盐酸于含有硫酸的反应液中,反应温度为55℃,控制反应时间可使副反应产物含量最少而主要产物得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