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8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460篇
系统科学   37篇
丛书文集   167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12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6949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智能化安防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安防技术正在朝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民用化大步迈进.该文介绍了一种利用80c51单片机、SJA1000CAN总线控制器和超声波探测模块实现对楼宇的网络化安防监控的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多个监控点进行实际测试,对非法入侵能进行实时、可靠和正确无误的报警,而且系统成本较为低廉。  相似文献   
92.
面向服装款式CAD系统应用,提出以扫描线填充算法中的有序边表算法为核心,款式智能拼接技术中款式部件存储技术为辅助的基于B-3次样条曲线的改进的有序边表填充算法。  相似文献   
93.
镁合金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叙述了镁合金加工技术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分析了镁合金压铸成形、半固态铸造、锻造等工艺的变形特点及关键技术,并对镁合金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
在二甲亚砜中脉冲电沉积La-Co-Fe合金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脉冲电解技术制备La-Co-Fe合金膜,加入络合剂乙二胺后,可制备出表面光滑、致密、粘附性好和有金属光泽的La-Co-Fe合金膜.室温下所得合金膜是非晶态的,并对非晶态La-Co-Fe合金膜进行了磁性测试.经热处理后,La-Co-Fe合金膜在物相中有La和LaFeO3.  相似文献   
95.
复合型加载下缺口前应力应变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一种低合金高强钢缺口试样在非对称四点弯曲加载(Ⅰ Ⅱ型复合加载)下缺口前端的变形和应力应变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纯Ⅰ型加载时,缺口前端变形和塑性区形状对称分布.Ⅰ Ⅱ型复合加载下缺口前端的变形为一侧钝化,另一侧锐化,塑性区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θ,且θ随Ⅱ型载荷比例的增加而增大.表征缺口前端变形程度的d/b0值,随外加载荷P/Pgy的增加和Ⅱ型载荷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另外,对缺口前端最小塑性区路径上的最大切向正应力σθθ、三相应力度σm/和等效塑性应变εp的分布,以及它们随外加载荷P/Pgy和Ⅱ型载荷比例的变化规律也进行了分析,发现缺口试样的开裂遵循最大切应力判据.  相似文献   
96.
通过热压缩变形实验,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对ZK31 0.3Yb镁合金变形过程的流变应力和组织演变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663 K/0.1 s-1是最佳的变形条件, 在此条件下, 合金的流变应力低, 动态再结晶充分激发, 合金的塑性好;当变形温度降至623 K和573 K时, 动态再结晶不能充分激发, 合金变形的流变应力明显提高, 尤其是573 K变形时流变应力达到185 Mpa;而变形温度提高到723 K时, 晶界处形成楔形裂纹, 合金的塑性差;在663 K时变形, 尽管应变速率降低至0.001 s-1, 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充分激发, 流变应力下降, 但变形的进程被减缓;当变速率提高到1.000 s-1时, 晶粒间的协调变形不能发挥作用, 合金的塑性最差.  相似文献   
97.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能同时测定复方甲硝唑片中甲硝唑与维生素B6的方法.采用0.100 mol/L NaOH和2.0%的四硼酸钠溶液为介质,测定波长为288和320 nm.维生素B6的存在不干扰甲硝唑的直接测定.赋形剂对该测定方法不干扰.甲硝唑的回收率为96.6% ~ 102.0%,RSD为1.6% ~ 3.8%;维生素B6的回收率为95.2% ~ 106.3%,RSD为5.4%~8.1%.该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98.
钪对铝锂合金再结晶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硬度测量和微观金相观察,研究了钪对铝锂合金再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铝锂合金加入微量的钪,可以在合金中形成尺寸细小、密集度高而且弥散分布的Al3Sc和Al3(Scx,Zr1-x)相粒子,能有效阻碍位错的移动和亚晶界的迁移与合并,稳定亚晶结构,对晶界有很强的钉扎作用,从而抑制了再结晶晶粒的形核与长大,提高了铝锂合金的再结晶温度.  相似文献   
99.
以远程开放教育中形成性考核工作的需要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建立了基于WEB的形成性考核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考核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的智能引导、全过程监控、科学合理评价到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自动化。最大可能的发挥形成性考核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对Cu-0.1Ag-0.18Zr合金时效后的电导率、显微硬度以及电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940℃固溶1h后,在560℃时效可获得较高的电导率,在480℃时效可获得较高的显微硬度。时效前冷变形能大大加快第二相的析出过程,使合金综合性能显著提高。该合金经940℃固溶再经60%变形后,在480℃时效1h,其电导率和显微硬度分别可达85.6%IACS和HV131.2,而固溶后直接时效为81.3%IACS和HV116.1。在载流条件下,合金的磨损量随加载电流的增加而增大;磨损机制是以电蚀为主的电蚀、犁削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