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5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334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93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436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硫酸镁热释光剂量响应的非线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室温至500℃测得γ辐照的MgSO4样品的热释光发光曲线,通过计算机解谱,得到4个基本的发光峰.实验结果表明,4个发光峰均为超线性响应.前3个发光峰的超线性随峰温增加而增加,而第4发光峰的超线性反而有所减小.这与所观察到的LiF(Mg,Ti)的剂量响应超线性规律有所不同.文章还讨论了MgSO4,LiF(Mg,Ti)和LiF(Mg,Cu,P)等热释光材料的的剂量响应的非线性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2.
基于SMA复合橡胶支座的桥梁隔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结构减震、隔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MA复合橡胶支座的智能隔震系统,应用SMA复合橡胶支座对一受代表3种场地频率地震波激励的多跨简支桥的标准跨桥梁进行了时程分析,并与应用普通橡胶支座的桥梁进行了减震、隔震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应用SMA复合橡胶支座隔震,不仅能取得更为显著的减震、隔震效果,而且能使地震后隔震桥梁的梁体得以复位,从而验证了SMA复合橡胶支座在桥梁隔震中的有效性、智能性和自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03.
有机添加剂对电沉积Ni-Fe纳米合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糖精、香豆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柠檬酸钠、抗坏血酸(维生素C)、氨基乙酸(甘氨酸)6种有机添加剂对电沉积Ni—Fe纳米合金的综合影响。通过对所制合金中镍、铁含量,耐腐蚀性和结合力的测定,经扫描电镜对合金表面微观形貌表征证实,所获得的合金镀层为颗粒细致、尺寸均匀、表面平整、光亮、致密,热力学性质稳定,具有硬度大、耐腐蚀性能优良的Ni-Fe纳米合金。  相似文献   
104.
用非完全消化法处理样品,建立了快速测定柞蚕蛹中钙、镁、铁、锌的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法,用La~(3+)作为释放剂以消除共存元素对钙、镁的化学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试液的物理性质与其空白溶液的一致,无背景吸收干扰,对样品处理条件、吸光度重复性及检出限进行了考察,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9%,加标回收率95.6%~104.1%,本方法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相对误差小于±2.5%.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大体积AZ91D镁合金在SIMA法制备半固态浆料过程中组织的演变规律,并对半固态组织球状化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在550℃等温处理时,α相在升温阶段就开始由树枝晶向团块状转变,随等温时间的延长再由团块状逐渐演变为多边形状,最后演变为球状晶;若等温时间过长,晶粒会发生合并长大;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组织的球状化速度加快,相同等温时问下晶粒的平均尺寸减小;随着保温时间延长,晶粒圆整度明显改善;增加预形变量将促进半固态等温时枝晶形貌的转变,形变量越大的试样转变为球状晶的速度越快,所需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06.
为正确分析切削介质的强化冷却对金属切削过程的影响,应用通用商业有限元软件Deform-2D,对航空用钛合金Ti6Al4V进行了强化冷却条件下的正交切削有限元模拟.通过几何建模、网格划分、边界条件的设定以及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等,模拟了Ti6Al4V合金锯齿状切屑的形成过程;文中还分析和探讨了不同强化冷却条件下的切屑形成、切削力以及切削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换热系数的增大,刀具前刀面的平均温度逐渐减小,而换热系数的高低对切削力及前刀面最高切削温度的变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7.
一种制备纳米多孔金膜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制备纳米多孔金膜的新方法.将金和铜的合金进行热退火处理,然后利用稀酸进行腐蚀,制备纳米多孔薄膜;比较了合金配比和稀酸种类对薄膜形貌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对薄膜的形貌和组分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8.
通过金相观察、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和拉伸实验等方法,研究了Mg-(6~8)A1-0.7Si合金的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了少量Sb和RE的Mg-(6~8)%A1-0.7%Si的铸态组织主要由α-Mg基体、Mg17A l12相、Mg2Si相、Mg3Sb2相和少量针状A l4Si2Mn2Y相组成,并且随着A l含量的增加,试验合金组织中的Mg17A l12相增多,共晶析出物变得更加连续.同时,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A l含量变化对于试验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法(MA)制备Fe-Ti-Cu系三元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次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及磁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Fe、Ti、Cu元素之间发生相互扩散,当扩散速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来不及形成有序结构,而形成Fe-Ti-Cu非晶合金.球磨得到的Fe-Ti-Cu非晶合金在高温下发生晶化,最后晶化的产物为FeTi、Fe2Ti、CuTi2的混合物.Fe-Ti-Cu非晶合金在高温下的磁性能随晶化产物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0.
通过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拉伸试验研究,建立了SMA四折线本构模型.利用SMA超弹滞回耗能特性,提出一种拉压型SMA阻尼器,并给出其最大输出控制力的计算公式.针对某七跨连续刚构桥,分析了桥梁伸缩缝在无限位器、安装钢棒限位器和安装超弹性SMA阻尼器3种情况下的地震位移.结果表明:安装SMA阻尼器后,伸缩缝处相对位移降低80.3%,中跨跨中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分别降低78.8%和65.9%.因此,SMA阻尼器可以有效控制桥梁结构地震位移,对桥段相对位移的控制效果优于钢棒限位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