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上、下界面的不平衡摩擦力将导致填埋场边坡上的土工防渗膜承受拉应力.垃圾填埋体内淋滤液水位的高低将对防渗膜上、下界面摩擦力的大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防渗膜承受的拉应力,文中利用作者推导的一种确定防渗膜拉应力大小的新方法对其进行了计算.对某填埋场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淋滤液水位的存在将改善防渗膜的工作性态.  相似文献   
2.
光合细菌处理垃圾渗滤液静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 PSB)混合培养物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了静态试验,CODcr和BOD5去除率分别达到84.4%,和79.7%,硫化物和NH3-N去除率为97.3%和69.2%.处理后的光合细菌液可以综合利用,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絮凝剂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后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经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采用混凝絮凝法进行后处理,结果表明:混凝絮凝法对难降解有机质的去除十分有效,COD去除率可达到60%以上,特别是微生物絮凝剂的用量少,不产生二次污染,可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特别是给水难降解有机质的去除工艺中。  相似文献   
4.
垃圾渗滤液特点与处理技术比较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分析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特点,对近年来关于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开发的进展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国内外的工程实例对各种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指出了目前各类处理工艺的优缺点,针对渗滤液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可能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渗滤液回灌能有效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并处理多余的渗滤液, 而预测回灌过程中渗滤液的运移规律对于合理设置回灌井的间距和数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虑了垃圾体的非均质性, 建立了垃圾体的渗透系数随空间正态分布变化的概率模型. 利用 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 首先对单孔隙度的横纵向均质模型和正态分布模型的 渗透系数以及压力水头进行了比较, 其次研究了在横纵向渗透系数比值、回灌速率和回灌时间等不同 影响因素下, 均质模型和正态分布模型的含水率以及横向影响范围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随着横纵向渗透系数比值的增加, 最终在 100 d 时: 均质模型的含水率由 0.609 增加到 0.68, 横向影响范围从4.842 m 增加到 6.79 m; 正态分布模型的含水率由 0.573 增加到 0.610, 横向影响范围从4.097 m 变为 4.04 m. 这说明横纵向渗透系数比值对正态分布模型的含水 率和渗滤液横向影响范围的影响明显高于均质模型. 而当回灌速率和回灌时间相同时, 正态分布模型渗滤液的渗流速度更快, 易于优先达到饱和含水率, 并在短暂的峰值后迅速下降, 且随着回灌速率和回灌时间的增加, 达到饱和含水率和峰值的时间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
电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复极性固定床电解槽为反应器,利用CuO-CeO2/γ-Al2O3多相催化剂取代传统反应器的绝缘填料,构建电催化氧化体系。采用XRD、SEM对CuO-CeO2/γ-Al2O3进行表征,考察了槽电压、pH、气体流量和极间距等因素对垃圾渗滤液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对渗滤液具有较好的催化降解效果。当槽电压为15.0V、pH为中性、气体流量为0.08m3/h、极间距为3.0cm时,垃圾渗滤液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7%和100%。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过程中,体系运行稳定,经过20次反复实验,降解效果仍能维持在70%以上。在电催化氧化体系的作用下,垃圾渗滤液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被直接矿化或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而NH+4-N则主要被氧化为氮气和水。  相似文献   
7.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提高了城市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排放要求,使得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应该更加经济、合理。因此,选用何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成为重中之重。文章对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常用方法进行了简介,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选择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对几种典型工艺进行了列举。  相似文献   
8.
五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特征及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五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COD,BOD_5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对该填埋场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Groun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GGBFS)and steelmaking slag have been used as a raw material for cement production or as an aggregate to make concrete,which contribute aluminum,calcium,iron,and silicon oxides.The suitability of the slag for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depends on its reactivity,cost,availability,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sulting concrete.For the interest of durability studying of concrete in the presence of slag,the accelerated carbonation products and leaching behavior of the slag and Portland cement(PC)were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slag was more resistant to carbonation compared to PC.The carbonation degree of GGBFS reduced by 17.74%;and the carbonation degrees of steelmaking slags reduced by 9.51%-11.94%.Carbonation neutralized the alkaline nature of the hydrated pastes and gave rise to the redox potential of the leachate slightly(30-77 mV).The carbonation also increased the release of most of the elements presented,except for calcium,to the aqueous environment.It is concluded that blend cements(PC plus slag)have economical advantages and better durability compared to PC.  相似文献   
10.
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以活性炭作催化剂、H2 O2 作氧化剂。结果表明 ,在H2 O2 /COD0 =1 .5 ,活性炭 /H2 O2 =0 .6,pH值为 2的条件下反应可以在 1 80min内结束 ,其中COD及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 82 .8%和 85 .5 % ,臭味消失 ,比Fenton试剂法处理渗滤液效果要好 ,并对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