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77篇
系统科学   132篇
丛书文集   105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2829篇
自然研究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对利用SPOT5卫星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以扬中市为例,对使用正射影像图辅助更新土地利用基础图件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此方法易于掌握,辅助更新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2.
A model for assessing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runoff in China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A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runoff in China based on the land 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 (VIC). The entire area of China is represented by 2604 cells with a resolution of 60 km×60 km for each cell. Forcing data, soil and vegetation parameters needed by the VIC model for the entire area of China are prepared. Daily forcing data, which are obtained from 740 stations between 1980 and 1990, are interpolated to the 60 km×60 km grid system. The VIC model is run on every grid cell over the whole China, and a routing scheme is run offline with daily input of surface runoff and drainage from the VIC to get hydrograph at basin outlets.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simulated runoff and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are consistent very well. The results of monthly streamflow simulations over the Huaihe and Weihe River basin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observed and simulated values, and also initially indicate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model.  相似文献   
43.
高层建筑桩基础对邻近隧道影响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高层建筑施工期间,对邻近隧道的变形进行了监测,同时对高层建筑桩基础沉降对邻近隧道可能产生的附加沉降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桩基础对邻近隧道产生的附加沉降要小于隧道沉降的监测值,最远的观测点距离主楼达1倍桩长,可近似认为处在桩基础的影响边缘,如果以该测点为基准点,隧道附加沉降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就较为接近。这表明了有其它产生附加沉降的因素存在,为此讨论了振陷和地面沉降对隧道产生附加沉降的可能性,地面下沉使长桩基础的实测沉降偏小。  相似文献   
44.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问题再一次成为法学界争论的焦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法律上的具体体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型权利。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历史性考察,可以对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立法和司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地价监测点配置关系到城市地价水平的真实反映,影响到我国城市地价监测体系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提出以空间分层抽样技术为基础,首先确定城市地价监测点总量,然后选择一定的指标,分别确定地价监测点在城市内不同区域、不同用地类型、不同土地级别中的分布,经综合平衡,最后确定地价监测点配置方案.该模式解决了我国当前地价监测体系建立中如何配置监测点这一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6.
重庆市涪陵区荒田村属喀斯特地貌区,自然环境条件特殊,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突出.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该区土地整理的生态条件,以及东、西片区土地利用和景观特征的差异,并据此提出西片区是土地整理开发的重点,东片区是生态保护的重点的规划方案,同时提出其利用对策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47.
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城市土地价格变化要求基准地价及时更新,结合重庆市主城区的实际和国家规程的要求,提出了重庆市主城区基准地价更新的基本思路、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8.
杉木速生丰产林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杉木速生丰产林标准的示范推广.检验了杉木标准的适用性,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立地、种源和整地方式等对杉木生长的影响,并对12年生杉木速生丰产林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为杉木标准的不断更新完善和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描述了基于CIS技术的地籍图自动套界软件的总体设计方案与实现方法,并对其主要功能和所使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0.
武汉市耕地变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78~1999年武汉市的统计数据,分析探讨了武汉市近22年来耕地的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22年来,武汉市耕地总体趋势逐年下降,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显;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是引起耕地数量变化的内在驱动力,而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有关土地的政策是引起耕地变化的外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