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青藏高原盐湖微型和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与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通常是指粒径在0.2~20 μm之间的真核浮游生物。高原盐湖中微型与微微型真核生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近年来对高原盐湖中微型与微微型真核生物的研究日渐增多。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微型与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主要类群的分类学和多样性研究进展,论述了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盐湖微型与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在不同盐湖中的分布差异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自身的局限。最后对中国未来加强盐湖中微型与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研究提出了4个建议:加强盐湖微型与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开展盐湖微型与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纯培养技术研究,充分挖掘盐湖微型与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潜力,以及推动盐湖微型与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82.
 以科研团队多年工作成果为基础,对藏北209个湖泊进行面积、盐度分类,结合藏北的生态特征和生态需求,阐述了可开展西藏盐湖卤虫生态修复的湖泊水域资源潜力,发展盐湖农业的优势与意义,以及盐湖水系生物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原则。阐述了西藏湖泊水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水生植物的物种资源及其分布特征,以及硅藻、卤虫、盐藻、水木耳(念珠藻)、轮藻、细叶眼子菜的资源及其科学与经济价值。阐述了西藏盐湖生态修复的生态意义和藏北高原盐湖卤虫生态修复的经济重要性,并从产业发展角度分析西藏拟溞、盐藻等的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提出以冷水鱼为特色产业的水域资源优势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3.
吴景峰  刘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6):15348-15355
精确的预测湖面蒸发是衡水湖水位预测的关键性问题。2018?2020年开展现场实验,采用水量平衡法测定了衡水湖水面蒸发过程,基于能量平衡和蒸发动力学过程,考虑了湖面植物覆盖区及水面区蒸发面阻力和空气动力学阻力对蒸发过程的影响机理,建立了衡水湖水面蒸发动力学模型。基于Sobol全局性敏感分析方法分析了气象因子、空气动力学因子和湖面因素对湖面蒸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参数率定期和验证期湖面蒸发量的纳什效率系数(NSE)分别为0.744和0.687,模型中辐射项和空气动力学项对衡水湖湖面蒸发的贡献率分别为45.6%~76.8%、23.2%~54.4%。模型有效的反映了植物覆盖区和水面区的阻力对蒸发过程的影响。影响湖面蒸发的因子中,气象因子的一阶敏感性指数均值为0.118,显著的高于阻力(空气动力学阻力和水面阻力)的一阶敏感指数均值(0.028),辐射、大气温度与其他因素之间交互影响的敏感性最为显著,所提出的衡水湖蒸发量计算方法满足衡水湖水位预警和生态预报的精度要求,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4.
对工业装置中的吸附剂中毒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中毒后吸附性能的再生开展了研究。通过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吸附剂中毒机理,发现传质孔道被含镁沉积物堵塞是吸附剂中毒的主要原因,导致传质面积降低,进而影响吸附容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种吸附剂的再生工艺,并对铵盐再生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铵盐处理液质量浓度为0.6 g·L-1、恢复时间为97.6 h时,能满足工业生产的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85.
北方地区的初春、晚秋,水体表层的夜冻昼融过程是典型特征。冻融循环过程影响水体自身理化性质,理化性质的变化对水中微生物,尤其是潜在的致病微生物的存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实验在室内模拟了大肠杆菌O157:H7在冻融循环条件下,在长春南湖水中的动态存活特征;并通过线性模型和Weibull模型,计算大肠杆菌O157:H7在污染水体后衰减达到最低检测限的时间(ttd);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实验菌种存活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南湖水的p H和氨氮与大肠杆菌O157:H7的存活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调查大肠杆菌O157:H7在湖水中的存活趋势,评估其可能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为制定相应的环境管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以西藏查波措盐湖湖水作为研究对象,依据15℃下Na+、K+、Mg^2+//C1-、SO2-4—H20五元相图,研究了高温蒸发后再冷却至15℃过程中湖水的析盐规律,同时获得了湖水组成、体积及蒸发量等的变化规律,为盐田规划设计、指导现场生产操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7.
对安庆市城区的六个湖泊水体的重金属、油类、总磷、总氮、氨氮、化学需氧量等污染指标进行了分析,分析可能的污染来源,构建模糊评价模型评价水质。结果表明:1)污染物空间分布呈现为市内中心处的湖泊含量高周边湖泊含量低的特征,且不同湖泊污染物类型不同,表明存在不同的污染来源;2)采样中发现存在暗渠排放进入水环境,表明该市偷排现象依然存在;3)城区湖泊均为Ⅲ类水体,基本符合其功能需要,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总氮和氨氮,但个别污染物污染比较严重,例如油类的含量在各个湖泊均在(0.18-0.2) mg/l之间,为Ⅳ类标准,西小湖的 TN含量大于2.0 mg/l,为劣Ⅴ类标准,高锰酸盐指数在东大湖、莲湖以及菱湖内均在(6-15)mg/l之间,属于Ⅳ和Ⅴ类标准。因此湖泊水质变化趋势需要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88.
长江源头典型湖泊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残留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地处长江源头典型湖泊之一的红枫湖为试区,对该水域的14个典型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PCBs)残留量进行了调研,以揭示长江源头典型湖泊中PCBs的残留现状,以及各种同系物在湖泊底质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CBs残留总量介于ND~87.7 ng/g之间,平均值在27.2 ng/g,主要以4~6氯联苯为主.按残留量均值从高到低的几种同系物依次是:PCB138>PCB153>PCB126>PCB180>PCB105;检出率较高的几种同系物依次是:PCB153>PCB138>PCB126>PCB180.PCBs含量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以花鱼洞大桥为界限,将湖分为南北两湖,PCBs总含量北湖明显高于南湖.初步认为工业污染和PCBs理化性质是造成百花湖底质中PCBs来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
不同湖泊水华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各地湖泊水华的暴发越来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有重大危害.本文调研了国内外典型湖泊水华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湖泊所属地理位置、气候带、受人类活动干扰强度、主要水华发生藻种和主控环境因子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揭示了不同类型的湖泊水华特征和发生机制.最后以我国太湖为例,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近几年太湖水华和水环境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归纳了太湖水华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Chl-a、TN、TP、COD、温度、风速六个指标,其中Chl-a、COD能指示说明水华的程度,TN、TP是营养盐状况的代表,温度和风速是水华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并定量分析了水华程度和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水华的预警、预测和评价提供基础和支持.  相似文献   
90.
对黄石境内四大主要通江湖泊大冶湖、网湖、海口湖、朱婆湖周边渔民及居民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探讨了4个不同湖泊水质变化及其原因以及渔民的养殖收益变化,调查了不同湖泊渔民和居民对新的水产品种选择取向以及养殖品种和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目标湖区水产品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减少,大部分渔民乐意引入新的水产品种,渔民们的养殖收益随着水质变差减少了,开展"灌江纳苗"工作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