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9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在离子液体介质中三氯化铟催化缩醛和缩酮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离子液体为介质研究了三氯化铟催化的缩醛与缩酮反应.在较为适宜的离子液体四氟硼酸1-甲基-3-丁基咪唑盐([BMIm]BF4)中,多种芳香和脂肪族羰基化合物都以适中至高的转化率得到相应的缩醛和缩酮产物.向InCl3/[BMIm]BF4体系中加入溴化1-甲基-3-(2-磺酸钠乙基)咪唑盐后,此复合体系在苯甲醛和甲醇缩合反应中可以至少重复使用5次而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72.
泥岩具有吸水膨胀软化、失水收缩干裂和易崩解等不良工程特性,经常诱发路基上拱、边坡坍塌、渠坝和建筑物开裂等工程病害。为消除泥岩的不良特性,采用F1离子固化剂对泥岩进行改良试验研究,对不同F1掺量的固化泥岩试样开展无荷膨胀试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冻融循环试验、核磁共振试验和XRD衍射试验,对F1加固泥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微观孔隙结构和矿物成分展开研究。结果表明:F1固化剂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和磺化油疏水作用,显著改善了泥岩土的水敏性和压实特性,降低了渗透性和膨胀性;在泥岩中加入0.5 L/m3(最佳掺量)的F1固化剂后,其破坏应力提升1.97倍,摩擦角和黏聚力分别增大1.29倍和1.64倍,且冻融循环次数对F1固化泥岩土样黏聚力和摩擦角的影响较小;分析核磁共振试验与XRD衍射试验结果可知,F1固化剂作用前后,泥岩中并无新物质生成。掺入F1固化剂后,泥岩土样中的大、中、小孔隙数量减小,孔隙总体积降低,土体密实度提升。  相似文献   
973.
The basis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rmophilic proteins is of fundamental interest for extremophile biology. We investigated the folding and unfolding processes of the homotetrameric Thermoanaerobacter brockii alcohol dehydrogenase (TBADH). TBADH subunits were 4.8 kcal/mol less stable towards guanidinium chloride (GdmCl) unfolding compared to urea, indicating ionic modulation of TBADH stability. Strongly denaturing conditions promoted mono-exponential unfolding kinetics with linear dependence on denaturant concentration. Here TBADH unfolded >40-fold slower when extrapolated from urea as compared to GdmCl unfolding. A marked unfolding hysteresis was shown when comparing refolding and unfolding in urea. An unusual biphasic unfolding trajectory with an exceptionally slow phase at intermediate concentrations of GdmCl and urea was also observed. We advocate that TBADH forms two distinctly different tetrameric isoforms, and likely an ensemble of native states. This unusual supramolecular folding behavior has been shown responsible for formation of amyloidotic yeast prion strains and can have functional importance for TBADH. Received 9 November 2007;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19 December 2007; accepted 8 January 2008  相似文献   
974.
合成了5个方酸偶氮显色剂N-芳基-N‘-(4-对硝基苯偶氮基)苯基)异方酰胺,它们的DMSO溶液均能与SO4^2-发生显色反就,生成蓝色化合物,建立了用其中三种显色剂测定SO4^2-的直接分光光度法。考察了pH,显色剂加入量,体系中含水量及其离子对显色体系的影响。将该法用于自来水及井水中SO4^2-的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75.
利用超低能离子束处理小麦种子及其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在我国人口众多 ,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 ,提高小麦单产是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提高小麦产量 ,一方面可更新品种 ,另一方面也可对现有品种进行预处理 .传统育种技术获得一个新品种所需周期长 ,增产效益有限 (仅 5%左右 ) .要进一步提高产量 ,新的育种技术和种子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 .离子束技术用于作物育种和种子的预处理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已做了不少的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3] .但目前国内外有关利用离子束处理植物种子提高产量的报道较少 ,且对种子处理基本上均使…  相似文献   
976.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国内对绿色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三聚氰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传统制备方法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研究和推广应用新兴制备方法迫在眉睫.系统综述了三聚氰酸制备中固相法和液相法的工艺过程及特点,指出了传统制备方法存在操作环境恶劣、能耗较高和环保不达标等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今后可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