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9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为了解晋城市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特征,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间晋城市市内及郊区(山耳东村)的大气降水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晋城市尚未出现酸雨现象,晋城市市内和郊区(山耳东村)大气降水的pH平均值分别为6.48和6.67;电导率平均值分别为11.9ms/m和10.7ms/m,较其他地区偏高;SO42-、NO3-、Ca2+是降水中主要的离子成分,降水类型属硫酸型。  相似文献   
932.
中国的传统植物染料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染料是指利用自然界之花、草、树木的茎、叶、果实、种子、皮、根等提取色素作为染料.具有环保、无污染、对人体无危害甚至可以保健的特点.随着合成染料的负面作用被审视,天然植物染料在今天又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植物染料的历史、染料植物的种类及分类、植物染料化学结构基础及染色机理、染色工艺和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33.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纯钛箔上制备TiO2纳米管,再通过连续离子层沉积法在TiO2纳米管上沉积CdS粒子,沉积3层CdS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后再沉积3层Cd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对纳米管的形貌、物相结构和元素价态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阳极氧化法制备的TiO2纳米管为锐钛矿结构,随后沉积的CdS同时出现了立方相与六方相晶格结构,400℃退火可以显著增加立方相CdS的结晶程度;纳米管中CdS粒子的直径均小于5 nm,CdS粒子由一大一小2个纳米粒子组成,大粒子由退火过程形成.光催化实验表明:经过退火处理的CdS/TiO2复合纳米管的可见光光催化能力约是未退火样品的3倍,说明退火处理可以有效提高TiO2可见光光催化能力.  相似文献   
934.
以L-脯氨酸和氢溴酸为原料,合成了L-脯氨酸离子液体,并将其固载于CuI之上,制成了双功能脯氨酸离子液,对Knoevenagel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溶剂等作了初步考察和优化,并得出比较适合的反应条件。这种双功能离子液具有可回收的优点,且催化剂比较稳定,可回收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935.
运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在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中单宁酸与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TA对TP产生荧光猝灭作用,且属于静态猝灭过程.计算得到在298 K和310 K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771×105 L·mol-1和1.216×105 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3和1.2.热力学参数表明TA与TP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  相似文献   
936.
To take advantage of cellulose material and prepare a kind of high performance fiber,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NTs) were used as fibers to produce MWNTs/cellulose composite fibers using ionic l...  相似文献   
937.
长链B酸离子液体催化油酸酯化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能有效降低高酸价油脂酸值的绿色催化剂,采用2步法制备了带表面活性的长链B酸离子液体(IL)N,N-二甲基-N-(3-磺酸丙基)十二烷铵对甲苯磺酸盐[n-DodecMe2N-PS][PTSA]),利用FT-IR,1 H NMR,13C NMR,UV/vis和TGA对该新型离子液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Hammett方法测定了离子液体的酸度函数值.将其用于催化油酸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结果表明:该长链B酸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n(甲醇)∶n(油酸)∶n(催化剂)为1.5∶1∶0.1,60℃,反应3h条件下催化油酸酯化反应,油酸甲酯产率达96.5%.反应结束后离子液体与酯化产物分为两相,产物易于分离,该离子液体重复利用9次,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因此,长链离子液体可作为利用低价油脂(如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高效绿色催化剂.  相似文献   
938.
系统研究了一种对空气和水稳定的疏水型离子液体[PP13][Tf2N]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电导率变化.在288.15~318.15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离子液体[PP13][Tf2N]在乙醇或正丙醇中的电导率数据.结果表明:离子液体[PP13][Tf2N]在两种有机溶剂中的电导率都要高于纯离子液体的电导率;在乙醇中的电导率要高于在正丙醇中的电导率,而且电导率都随着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加先升高,达到极大值后降低.最后将电导率对浓度、温度分别采用Casteel-Amis经验方程,Vogel-Fulcher-Tamman方程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939.
以甲醛、二甲胺、聚丙烯酰胺为原料进行Mannich反应,采取预制备羟甲基胺中间体法:将甲醛和二甲胺在体系外预先反应,生成羟甲基胺中间体,聚丙烯酰胺作为亲核试剂与羟甲基胺反应生成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与传统聚丙烯酰胺与甲醛预先反应相比,该方法没有生成易导致交联的羟甲基聚丙烯酰胺中间体,降低交联反应的发生,提高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离子度。使用该方法可以得到离子度高达82%的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固含量高达20%时,产品离子度也能达到60%。  相似文献   
940.
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溴化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C12mim]Br)与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混合水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各向异性的层状液晶;降低温度导致层状液晶相转变成特殊的螺旋网络织构的液晶,圆二色光谱测定表明该螺旋织构的液晶具有手性。咪唑类离子液体是形成这种特殊螺旋织构液晶的主导因素。溶液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包括氢键网络、π-π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烷烃链间的疏溶剂作用以及带相反电荷的极性头基间强烈的静电力是液晶形成的重要驱动力;而低温下随着分子热运动的减弱,组分间的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并能稳定存在是形成螺旋网络织构液晶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