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7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76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56篇
教育与普及   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9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混凝土经常出现的裂缝有温度裂缝、干龟裂、干缩裂缝、沉陷裂缝、坍落裂缝。分析了5种裂缝出现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2.
给出了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板Kelvin解的积分,得到正交各向异性裂纹板的位移场和应力场.  相似文献   
103.
为探索三次采油配方的本质,寻找原油中对配方起主要作用的组分及其含量,以孤东原油为对象,首先得到其最佳三采配方,然后通过测量其与原油各个组分之间的界面张力,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果:①以价格低廉的天然混合羧酸盐为表面活性剂的孤东原油的ASP(碱、表面活性荆及聚合物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配方(质量分数):0、5%SDC-C(S) 0.7%复碱(m(Na2CO3):m(NaHCO3=I)=1:1)(A) 0.1%HAPM(P);②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以沥青质最大,胶质次之;③单独沥青质、胶质或者油分的模拟油,与ASP最佳配方体系的界面张力都比原油高,说明原油中各个组分存在协同效应;④胶质可作为原油的等效烷烃用于三次采油配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4.
文章通过8根矩形开孔梁和1根实腹梁的对比试验 ,分析了在梁的弯剪区段开定位孔情况下 ,配置不同方式补强钢筋开孔梁的裂缝出现、发展和最终破坏形态及试件表明的应变 ,探讨了提高混凝土开孔梁抗剪强度的补强钢筋优化配筋方式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建立连铸板坯凝固过程的传热模型和采用实测温度数据进行检验,获得了铸坯温度及坯壳厚度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凝固过程的应变分析模型,得到了实际工况条件下坯壳所受的拉应变.结果表明,在正常工况下,连铸坯凝固前沿所受的应变很小,铸坯不会产生内部裂纹;当导辊开口度的偏差大于2mm时,其引起的应变大于鼓肚应变,且凝固前沿所受的应变大于临界应变,内部裂纹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支撑辊对中精度是产生内部裂纹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6.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现浇钢筋混凝土圈过梁收缩裂缝控制问题。分析了裂缝间距与梁配筋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依据过梁净跨度确定圈梁的最低配筋率以控制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7.
用复变函数方法研究了带有中间穿透裂纹的载流薄板在瞬间电流通入时,在裂纹尖端处由于电流集中及电磁热效应而形成的点热源的计算方法,进而推导并计算了由此热源在裂纹前缘产生的温度场和应力场。通过控制通入电流密度,可以使裂纹尖端温升达到熔化状态,至使裂尖钝化,由温升产生的压应力可以遏制裂纹的扩展。在文中讨论了裂尖附近材料的热传导系数、线胀系数、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及其对应力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邹广平  张学义 《应用科技》2004,31(1):49-50,53
根据简单的力学原理,提出了一种使用大量程程控高频疲劳试验机,按照国标2038-91标准预制三点弯曲小试样裂纹的方法——双试样法,并与单试样法进行了对比,给出了实验数据,说明了双试样法的优点,详细给出了三点弯曲试样裂纹预制的相关公式及确定各个载荷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9.
萃取界面乳液的固体微粒稳定机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铜溶剂萃取时萃原液中固体微粒稳定界面乳化液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微粒是促进界面乳液形成和稳定的关键因素,它通过3种机制稳定界面乳化液:一是减小乳化液滴粒度和粒度分布区间,当萃原液中固体微粒的质量浓度由0.138 g/L增加到2.918 g/L时,液滴平均粒径由346.7μm减小到25.5 μm,48 h后破乳率由84%降低到27%;二是在液滴界面形成固体复合界面膜对液滴起保护作用;三是以微粒絮团的方式填充于液滴间隙中,阻断液滴接触,防止液滴聚结破乳.  相似文献   
110.
从一维纳米随机链模型出发,在考虑近邻、次近邻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运用多对角全随机厄米矩阵求解方法计算了一维纳米材料的电子局域态中心位置.针对晶界无序度和晶粒大小,讨论了材料中的电子局域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局域态中心位置随能量的改变而改变,并且在不同的能量范围内局域态分布不同,在某些能量范围内,能量变化很小而局域位置变化很大,电子跳跃很容易发生,而在另一些能量范围内,能量变化很大但局域位置变化很小,电子跳跃难以发生,因而直接影响材料的导电、导热等性能;晶界无序度和晶粒大小对局域态分布影响很大,当晶界无序度变小时,体系趋向有序,局域态位置随能量的变化呈一定程度的周期性;而当晶粒粒径变小时,晶界的作用增强,无序作用也相应增强,局域态增多,分布密度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