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78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2075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用切向流超滤系统测定聚合物驱产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聚合物驱过程中,由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发生变化,常规的淀粉-碘化镉质量浓度检测方法已不适用于油井产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的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应用美国Millipore切向流超滤系统,消除了油井产出液中盐和表面活性剂等杂质的影响,通过对油井产出液中聚合物的分离、超滤浓缩、真空干燥,研究出聚合物质量浓度测定的新方法——超滤浓缩恒重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满足现场检测的要求,解决了目前现场产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检测不准确的难题,而现场用淀粉-碘化镉法测得油井产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值与该方法相比明显偏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2.
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胶的制备及其驱油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绘制的Span80/Tween80-煤油-水(丙烯酰胺水溶液)拟三元相图为依据,选择高单体质量分数微乳液体系,在反应温度为4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0.2%的条件下,通过反相微乳液聚合反应,制得了w(PAM)=39.0%、相对分子质量为7.6×106的透明、稳定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胶,并对其驱油性能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胶的驱油性能较好,在相同条件下,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胶水乳液比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驱油效率提高约7.4%.  相似文献   
103.
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方式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孤岛油田注聚区块地层情况,优选出了适于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驱油剂─—阳离子聚合物,研究了其驱油机理、在均质岩心中的驱油效果、均质岩心聚合物驱后水驱不同倍数时的驱油效果;研究了非均质地层聚合物驱后进行调剖或不调剖的驱油效果,并与具有超低界面张力的驱油剂的驱油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聚驱后注入的阳离子聚合物通过吸附、絮凝等作用可使后续水驱波及体积进一步增加,聚驱后转水驱阶段越早注入阳离子聚合物其驱油效果越好,非均质地层聚驱后对高渗层进行适当的封堵再注入阳离子聚合物可较大幅度地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4.
震级与破裂尺度及位错量关系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现有的一些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及水平位错量间经验关系式的合理性与代表性。方法基于断裂力学理论,通过对各类裂纹开裂过程中应变能释放量与裂纹尺寸、水平位错量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讨论前人建立的一些关于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及位错量间的经验关系。结果震级与破裂带长度或水平错动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式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以青藏高原强震事件参数为基本统计数据,构建了震级、破裂长度与垂直位错的统计关系式,并利用所得关系式用中卫712级地震为例验算,与实际结果相近。结论可以将震级与破裂带长度、错动量等参数通过统计方法建立起某种关系式,但所选用参数以及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应当符合断裂力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及关系原则。  相似文献   
105.
桥上无碴轨道无缝道岔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有限单元方法,建立了桥上无碴轨道、无缝道岔伸缩力的计算模型,分析了轨温变化幅度、扣件阻力、限位值、间隔铁数量等轨道结构参数对无缝道岔受力及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桥上无碴轨道无缝道岔的温度力和位移受轨温变化幅度的影响很大,扣件阻力对结构受力也有很大的影响,而限位器、间隔铁阻力参数变化对结构的影响要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6.
提出了利用单幅电子散斑物体变形相位图分离二维分量的方法.传统电子散斑干涉技术测量得到的是物体变形的混合相位场.当物体具有对称变形时,可通过图像处理的方法,获得二维变形的分量值.利用三点加载的简支梁进行了实验,给出了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保持了传统电子散斑干涉系统的简单、稳定、便于应用的优点,并进一步得到了二维场分量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7.
传统的深基坑支护计算方法比较繁琐,而假定的土压力与内力计算结果在许多情况下与实际情况不太吻合.本文将基于有限差分法,根据支护桩位移与土压力的关系,编制了一个迭代的计算程序模拟开挖的土压力变化,进而计算出基坑支护桩每一个点的内力与位移,提高了有限差分法的计算精度,方便进行设计优化和施工监测.  相似文献   
108.
不同施工工法对既有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数值分析手段,对拟建隧道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所引起交叉既有隧道的受力、变形变化状况进行研究。全断面法与上下台阶法对既有隧道的围岩应力及变形影响是一致的,两者均引起拱顶及边墙的围岩应力降低,拱底围岩应力的增高,既有隧道特征点均将产生下沉。全断面法开挖引起既有隧道的位移量要稍大于上下台阶法,同时2种开挖方法对既有隧道二衬的受力影响几乎相当,二衬经历对称—非对称—对称3个变化过程,随着开挖深入,其应力逐渐增大,但远小于容许应力值,处于安全状态。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9.
等截面抗拔桩的变形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Cooke提出摩擦桩的荷载传递物理模型,导出抗拔桩的荷载与位移关系的理论解,并把理论解与模型桩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一致,扩大了Cooke法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单位位移量的计算精度,为抗拔桩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供工程设计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改变在K H V型行星轮系设计中变位系数的确定过于复杂的情况 ,本文给出了一种简化设计的方法 ,在计算过程中令σ值为零 ,这样就有效地减少了计算量 ,设计的结果可以满足齿轮平稳传动中对齿廓重叠干涉和重叠系数的要求 .本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少齿差机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