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1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普通的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空气折射率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光程差太大,使得干涉条纹很密无法计数。该文介绍的用测微目镜将干涉条纹放大,再进行测量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2.
全息照相技术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一个基础实验。实验中通常使用全息干版作为全息记录材料,对全息干版的冲洗一般要求专用的D-19显影液和F-5定影液。文章通过对全息干版的专用显影液与普通显影液的对比分析,得出在大学物理的全息照相实验中,可用普通的D-76显影粉和普通酸性定影粉配制的显影液和定影液冲洗全息干版的重要结论。该法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使实验易于进行,经多年的实践证实,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超声光栅的形成原理,针对利用该现象测量声速的困难,讨论了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波长原理制作的测量超声波波长的辅助测量装置来测量超声波波速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更加清晰地观测衍射图样的变化,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另外给出了实验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94.
文中介绍了一种利用对红光、蓝光均敏感的双色非水溶性光致聚合物制成的全息光栅式波分复用器.该波分复用器是由双色二重全息光栅实现的,此光栅分辨率〉5 000 line/mm,具有一次成型、损耗小、通道宽度窄、串扰小,温度变化时中心波长的漂移几乎为零等优点.和单波长的二重光栅相比,它解决了由于光的相干性出现的串扰问题,串扰更小,所以在制作光栅时两束光不但可以选择角度入射也可以选择平行入射,同时具有良好的波长选择性和角度选择性,达到了增加通道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激光实时全息干涉层析技术用于三维温度场测量的原理、实验装置 ,对实验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通过采集多个方向上的全息干涉图投影数据 ,用代数重建技术对三维温度场进行重建 ,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文中还对不同算法对重建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96.
合成了吩噻嗪(Phenothianzine)聚合物,将其掺入聚乙烯咔唑Poly(N Vinylcarbazole)(PVK)和聚丙烯丁酯(Poly butylacrylate)(PBA)的聚合物(PVK PBA)以及三硝基芴酮2,4,7 trinitro 9 fluorenone(TNF)聚合制成有机薄膜器件.样品在双相干光束作用下,可建立光折射率光栅,其衍射效率可超过30%,并考察了样品折射率光栅形成的动力学过程.我们还实现了全息图象存储,并获得了清晰的存储图象.文章并对相关结果形成的机制做出了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97.
数控机床补偿误差的激光干涉仪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基于数控机床的空间误差模型,用激光干涉仪测量机床工作空间中的对角线位移误差来识别机床空间误差的方法,解决了机床垂直轴roll误差的测量难题。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测量精度高,缩短了测量时间,减少了对光学器件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98.
超表面全息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全息成像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拓展了电磁超表面的应用范围。为进一步梳理超表面全息成像的发展脉络,以技术发展的时间轴为主线,系统地回顾了超表面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受益于超表面技术的全息成像模式的进步。随着技术的进步,超表面全息术逐渐从可见光频段向微波频段发展,从静态重现向动态全息演变,因此,着重介绍了超表面全息术的未来方向——可重构超表面及其动态全息技术,并且从超表面单元高性能创新技术、超表面阵列全息模式以及超表面全息系统研究3个方面对可重构超表面全息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基于半圆阵的解模糊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干涉仪测向解模糊方法要求特定的天线阵列形式,其应用容易受到可利用体积的限制.针对传统测向解模糊方法在实际系统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任意基线测向原理并建立了任意基线测向模型.对建立模型的镜像模糊问题、多值模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法.为解决被动雷达多模复合制导导引头体积受限的问题建立了半圆阵天线阵列模型.时建立的模型进行了Matlab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
黄瓜子叶组培中器官发生的全息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瓜子叶的1/2切块和1/3切块为外植体,用不同激素处理进进行芽器官诱导和发根培养。现黄瓜子叶切块在离体培养时同样存在全息现象,无论是芽的诱导是根的分化,其器官发生的部位以及器官发生的数量、频率的梯度变化都遵循生物全息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