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1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We introduce a stable, long-distance singlephoton Sagnac interferometer, which has a balanced configuration to efficiently compensate phase drift caused by change of the fiber-optic path. By using time-division phase modulation, single-photon interference was realized at 1550nm in a 5-km-long as well as 27-km-long Sagnac fiber loops,with a fringe visibility higher than 90% and long-term stability. The stable performance of the single-photon interference indicated that the time-division phase-modulated Sagnac interferometer might readily lead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single-photon routing and quantum cryptography.  相似文献   
12.
研究选择性擦除的原理和方法,针对铌酸锂晶体中定影全息图和未定影全息图的特点,介绍相应的选择性擦除的原理和在物光和参考光中引入π相位差的几种方法,通过引入π相位差记录互补全息图,利用全息图及其互补全息图的非相干叠加,消除原全息图对晶体折射率的调制,从而实现对未来影全息图的选择性擦除,实验中实验了在晶体中某一数据面面内部分数据的擦除,并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引力波是广义相对论的重要推论之一。引力波探测将有可能打开又一扇天文观测的窗口,上世纪至今,世界少数发达国家倾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于引力波的实验探测。改进的共振棒探测器已组成一个棒天线阵在运行中。在室内模型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的基础上,几个野外大型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正在紧张地建设中,其中美国的LIGO项目进展引人瞩目,太空引力波探测器的设想已被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前通用的针孔滤波器存在调整困难及对大功率激光器因聚焦原因易产生空气电离与烧蚀基底等弊病,影响光束质量,本文用自行研制的红敏光致聚合物感光材料制成全息滤波器,从理论与实践上证明了了透射体积全息图具有高度角度灵敏性,用它代替针孔滤波器可以同时克服以上两点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对增益开关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有啁啾光脉冲经GT干涉仪的脉定压缩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GT干涉仪由相互平行的全反射镜和部分反射镜组成。干涉仪的反射率恒等于1,其色散曲线呈周期性变化。在一个周期内,色散有正有负。调节二镜间距,使其具有适当的色散特性,可用来压缩光脉冲。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压缩后光脉冲形状随GT干涉仪反射镜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在某种情况下,光脉冲呈分裂状。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得到很好的压缩效果。实验得到最窄光脉冲的脉宽为 5.5 ps,压缩比为 8.4。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全息合束器的闪烁及其产生原因。讨论了全息光栅光线追迹的两种方法,指出当光栅条纹平行于表面时,这两种光线追迹的结果是一致的,并且可简化为;  相似文献   
17.
提高激光干涉测量系统精度的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光干涉系统的测量精度会受到系统本身机械结构及光学元件布局的影响,因此采用了耦合差动干涉的方法,使影响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尽量由干涉系统自身予以消除,提高了干涉仪的分辨率和稳定性.利用以Heydemann修正模型为基础的误差补偿方法,对干涉信号中存在的非正交误差、不等幅误差及直流电平漂移误差进行了修正.根据多点拟合的原理,提出了减小运算量的新算法.设计了以C8051F005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补偿模块,实现了以上3种误差的实时补偿.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该干涉测量系统在10mm的测量范围内取得了10~12nm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仿真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的基本原理以及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9.
基于DPCA、ATI和MUSIC的动目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SAR(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检测,提出一种DPCA(中心相位偏置天线)、ATI(沿迹干涉)和MUSIC(多信号分类)相结合的三孔径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DPCA技术消除杂波干扰、检测运动目标,然后用ATI和MUSIC方法确定目标的位置和速度。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不仅能够检测运动目标,而且能够精确估计其运动参数。  相似文献   
20.
基于相位干涉仪的极化和到达角的联合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干涉仪天线通常是单极化的,不能测量电波的极化特征。在传统干涉仪阵列天线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正交极化天线,构成极化干涉仪,它能同时测量电磁波的极化特征和到达角,并且具有硬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等特点。建立了极化干涉仪的理论模型,提出了极化参数和到达角的频域估计方法和时域估计方法,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