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文对转运车使用与否两种工况,对12m、8.75m和6.25m三个不同摊铺宽度时的摊 铺效果分别进行检测,分别采用激光纹理构造深度仪对已碾压成型的沥青路面进行全幅检测, 比较分析表面均匀性;分别采用无核密度仪比较评价已碾压成型的沥青路面进行全幅检测, 比较分析内部均匀性;分别采用红外热像仪对松铺的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拍摄红外热图,比 较分析温度均匀性。检测结果表明,使用转运车时表面无离析率大于不使用转运车时;使用 转运车时路面内部无离析率较不使用大;内部离析评价结果和红外热像均反映出使用转运车 改善离析的作用超过了一幅摊铺宽度偏大的影响,使用转运车减小温度离析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2.
目前国外最新的渗沥液控制理念是通过覆盖层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来调节降水入渗,最大限度地降低渗沥液排放量,达到控制污染的效果.综述国内外有关腾发覆盖理论的研究现状,对其入渗作用机理、水量平衡模型、数值模型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未来腾发覆盖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为该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3.
为建立南海某海域可燃冰开采阶段环境风险因素安全评价体系以及数据采集监测方案,通过借鉴传统石油天然气钻采环境风险因素辨识管控体系架构,结合南海某海域可燃冰试采特点,运用FMECA风险分析方法,研究了可燃冰开采阶段的环境风险安全评估体系框架,同时设计并建立了数据采集监测方案。结果表明,安全评价体系与数据采集监测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对可燃冰未来商业化安全钻采具有工程借鉴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4.
以汾柳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为例,探讨了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5.
采用二次函数建立了颗粒含量P与相对粒径x自然对数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可以描述连续级配粗粒土的级配方程,验证了方程的适用性。将非连续级配粗粒土级配曲线离散为局部连续级配曲线,通过坐标变换,在连续级配方程基础上构建了非连续级配粗粒土的级配方程,采用数据论证了该方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非连续级配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复杂形态的级配曲线。基于已有试验数据对连续与非连续级配方程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非连续级配方程计算Hardin相对破碎率与实测值更为吻合。本文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理解粗粒土工程特性与级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6.
采用分形维数和级配宽度作为级配的量化指标,通过粗粒料的侧限压缩试验,研究级配对密实粗粒料的堆积、变形以及破碎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粗粒料的最大干密度和低应力下的压缩模量均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分形维数为2.2附近存在极大值;同时,两者均随着级配宽度增大而增大。粗粒料的破碎强度可通过双对数坐标下的拐点表征,破碎强度随着分形维数与级配宽度的增大而增大;破碎强度越高,颗粒破碎率越小;不同级配的粗粒料充分破碎后的最终级配都收敛于唯一的分形分布。  相似文献   
147.
本文报道了我们用小型水力旋流器对微细粉末进行分级并通过实验给出了小型水力旋流器的尺寸与遵义钛厂用导离子体方法生产的超微细 TiO_2(<0.5μ)粉末比较,我们作了对市售 TiO_2(<1μ)粉末的分级实验。  相似文献   
148.
级配离析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混合料级配离析状态和离析程度对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离析程度下,粗集料离析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大于细集料离析的影响.在粗集料集中区域,由于空隙率过大,吸水性和渗水性增大,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极为不利,还将大幅度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和强度.在细集料集中区域,压实空隙率过小,虽然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无不利影响,但将使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滑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9.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级配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级配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两阶段设计方法.根据该方法设计了新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级配,采用该级配制作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流动性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空隙率小于1%.对试件进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根据两阶段设计方法设计的级配制作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试件与传统级配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试件相比大大提高了高温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因此,该设计方法是较好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级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0.
提出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上修建路基的一种新型结构——级配改良结构性路基,即通过路基填土的粒径级配重组和水平排水板的结构改良,改善路基的热效应,并建立级配改良结构性路基模型;根据粗砾石的Balch效应和级配改良粗粒层自然时流效应,分析级配改良结构性路基保护多年冻土的热学工作机制;依据级配改良结构性模型路基的尺寸和热力学参数,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在年增温率为0.04℃/a条件下,20a内级配改良结构性路基与地质体的温度场有利于冻土保护,路堤冻土上限抬升后的变化幅度与天然场地冻土上限的下降幅度一致,有利于减小不均匀的融沉变形,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开裂。研究结果表明,级配改良结构性路基具有良好的保护冻土的功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路基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