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首次发现的我国第1株具叶生小孢子囊银杏的比较形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生小孢子囊银杏有正常小孢子囊和叶生小孢子囊两种类型,前者占98%,后者占2%.具有叶生小孢子囊的短枝,产生叶生小孢子囊的叶占19.9%.叶生小孢子囊常着生在短枝的叶片边缘,叶片明显较正常叶片小,在裂刻处堆积1~9个不等的小孢子囊或者小孢子囊1~3(5)个聚生在叶柄与叶片交界的叶柄两侧.叶生小孢子囊长和宽平均为0.95 mm和0.48 mm,每个小孢子囊有花粉1.86万粒,花粉长和宽分别为27.57μm和13.60μm.每个叶生小孢子叶球共有花粉6.43万粒.花粉粒具有萌发能力.利用长枝和短枝以及小孢子叶球和小孢子囊进行Q型聚类分析发现,3年和4年枝分为一类.  相似文献   
52.
该文对银杏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与化学成分及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3.
叶用银杏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对银杏叶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对我国发展中用银杏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4.
银杏叶中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的水解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银杏叶中聚戊烯醇提取物样品的水解及HPLC分析方法.以石油醚(60—90℃)为溶剂,超声萃取银杏叶中聚戊烯醇类化合物,室温下(25℃)提取物用5%的NaOH甲醇溶液水解2.5h,再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聚戊烯醇化合物后进行HPLC分析.结果表明:聚戊烯醇乙酸酯可完全水解成聚戊烯醇,水解中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结构稳定.经HPLC分析,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化合物含量为1.90%,RSD=1.71%(n=5).聚戊烯醇进样量在0.26—5.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简单、稳定,可作为银杏叶中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5.
凹叶厚朴成熟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凹叶厚朴成熟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表明:不同海拔的2个工区厚朴林分下乔、灌木层物种种类不多,仅33个种和32个种,乔木层6个种中有4个种相同,灌木层有23个种相同;草木层和层间植物种类也不多.两地最的物种个体数量超过100株的有6种,有3个种相同,对其空间格局测定结果皆以聚集分布为主.两个不同海拔的厚朴成熟林分下的生物多样性基本相似,是1个以黄瑞木、美丽胡枝子、大叶冬青等为主的群落,经物种多样性指数测定低海拔的地点比高海拔物种多样性指标都大,表明低海拔比高海拔物种丰富.  相似文献   
56.
超滤法结合大孔吸附树脂法制备复方双中药注射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滤法初步提取双中药银杏叶和绞股蓝中抗心脑血管疾病有效成分,利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初提物中银杏黄酮、绞股蓝黄酮、绞股蓝皂苷等进行进一步纯化,制备出复方银杏绞股蓝双中药盐酸曲美他嗪注射液.同时,进行了双中药注射液稳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声振荡的条件下,超滤法提取抗心脑血管疾病有效成分正交实验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浓度80%,固液比1∶20,超声时间10 min.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液浓度总黄酮为1.252 3 mg/mL~2.504 7mg/mL,总皂苷为0.429 4 mg/mL~1.288 3 mg/mL,洗脱剂为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纯化后产物中总黄酮、总皂苷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7.35%、12.75%,黄酮与皂苷的比值为2.93.注射剂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在30 d内-10℃、25℃条件下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在5%以内.  相似文献   
57.
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索氏提取不同有机溶剂萃取法、不同条件乙醇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对银杏花粉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法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乙酸乙酯萃取法;回流提取,以12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1.5 h,2次为最佳条件;超声提取用60%乙醇3、0 min为宜.  相似文献   
58.
银杏茎段的组织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银杏无菌苗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在含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以MS+NAA 2.0mg.L^-1 6-BA 0.1mg.L^-1 LH2.0g.L^-1为最适宜培养基;在1/2MS+6-BA 2.0mg.L^-1 NAA 0.2mg.L^-1 多效唑(15%可湿性粉剂)8.0mg.L^-1AC0.5gL^-1培养基上,由带腋芽的茎段分化芽,分化出的芽再在White 根多壮2(50%吲.奈粉剂)2.0mg.L^-1培养基上分化根,并形成试管苗,芽的分化率为53.1%,生根率为90.3%,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85%。  相似文献   
59.
不同化学因子对银杏发根悬浮培养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杏幼叶、幼芽为材料,诱导银杏外植体产生发根,在建立发根悬浮培养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不同类型培养基以及蔗糖浓度对银杏发根悬浮培养生长的影响.以便获得银杏悬浮发根快速增殖的最适培养条件,为银杏发根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发根的生长是有利的,其中以NAA效果最好,其最佳浓度为1.0 m g/L,发根生长速度为8.59 m g.L-1.-d 1.B5培养基有利于发根的生长,其最佳生长速度为8.58 m g.L-1.d-1.培养基蔗糖的最佳浓度为15 g/L,银杏发根生长速度为7.36 m g.L-1.d-1.  相似文献   
60.
本文提出了铬酸钾试法鉴定Ba2+和双硫腙试法鉴定Zn2+时,用N—烯丙基—N—(对苯磺酸钠)硫脲消除Ag+、Hg2+对Ba2+的干扰和Au3+、Hg2+对Zn2+的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