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28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312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秦岭北麓惟一的大熊猫分布区———周至保护区的大熊猫少为人知 ,论述了保护区内竹子的种类、生境、分布及大熊猫的数量、生境和分布 .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正常大熊猫、牛、羊、人、人工乳等乳汁中Ca、P、K、Na、Fe、Cu、Mn、Zn、Mg、Co等10种无机元素.结果表明:大熊猫乳汁中的Ca、P、Zn、Mg等元素的含量低于成都麻羊,高于牛、人、人工乳的含量。大熊猫乳汁中元素K、Na、Fe、Mn、Co的含量均高于成都麻羊、牛、人、人工乳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3.
秦岭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种群存活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对秦岭野生大熊猫多年研究的资料,建立了一个机理性的随机模型,并用此模型对秦岭大熊猫种群进行了种群动态的模拟.分析了该种群的存活力,结果显示:秦岭大熊猫种群具有正的增长潜力;在环境维持现状的情况下,秦岭大熊猫种群以小于5%的灭绝概率维持200年所需的最小种群规模为28~30只,低于此数值,由于种群统计学随机性,种群会有较高的灭绝概率;在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下,种群维持需要50~60只个体;在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下,每年由种群中减少的个体不应超过种群数量的1%.结合秦岭目前大熊猫种群的实际数量,秦岭的大熊猫种群由于种群统计学随机性而发生灭绝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能够在保证现有的环境状况不恶化,并且能够逐步恢复的前提下,秦岭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是可以维持的.  相似文献   
104.
Chemical communi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kin selection and mate choice in mammals. The covariance of odor-genes of rodents has been documented and kinship odor has been proposed and termed, yet little is know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relatednes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kinship odors. Giant pandas (Ailuropoda melanoleuca) rely substantially on chemical communication to mediate their social interaction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relatedness and compounds in the urine/anogenital gland secretions, we compared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genetic relatedness and the chemical profiles of anogenital gland secretions and urine via lineage construction and GC-MS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We found that information about kinship odors was present only in the urine of male adults in the mating season but absent in the non-mating season. Adult females and all sub-adults did not have such kinship odors in either mating or non-mating season. Therefore, kinship odor in the panda was contingent on age, sex, and season.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about the condition-dependent expression of kinship odor, which may have a sig- nificant implic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panda conservation in relation to chemical communication and sexual selection.  相似文献   
105.
Summary Some of the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ir-current-sensitive giant interneurons (GIs) of a cricket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an exactly defined unidirectional air-current stimulus. In each GI, the velocity thresholds for the stimulating air-current in two different directions were measured, using various time-courses of the velocity change (frequency). Each GI showed identical velocity threshold curves, depending on the stimulus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主要研究四川邛崃山系现存冷箭竹(Bachania fangiana)在残存地段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冷箭竹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森林生境和生境失调的关系;冷箭竹生活史的特征及其与更新关系。  相似文献   
107.
赖武彦 《自然杂志》2007,29(6):348-352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效应的发现者。他们是法国物理学家阿尔贝•费尔(Albert Fert)和德国物理学家彼得•格伦贝格(Peter Grünberg)。在探索基本磁性问题(人工结构中的交换作用)过程中发现了巨磁电阻现象。随后,巨磁电阻效应和金属多层薄膜被用于读取计算机硬盘数据。近十年来的开发,使得计算机硬盘的密度和容量提高了几百倍。这个发现使人们对自旋极化电子输运过程产生特别的兴趣,并导致自旋电子学(Spintronics)的创立。  相似文献   
108.
人机结合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将专家体系、机器体系和数据体系有机结合起来组成智能系统,该方法的成效依赖于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本文从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智能系统角度,研究人机结合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具体化理论及其模型。主要工作在以下方面:1)首次提出处理复杂问题的人机结合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是研究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现实复杂问题的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联系在一起的方法手段,并且人工设计再现。2)从智能系统角度.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以[人,网络计算机]为基元,通过以复杂问题为牵引的交互和组织,形成了开放的人工社会,是以求解复杂问题为目的,以人为中心计算的组织空间。进一步,文章讨论了基于agent的人机结合综合集成厅人工社会的设计重点,包括以人为主的社会基元,知识生产和智慧涌现,以人为中心的数据制成体系,有效交互和组织,以及面向组织的多智慧体社会逻辑设计。本篇文章侧重于工作的第二部分,从智能系统的角度设计综合集成研讨厅人工社会。  相似文献   
109.
基于虚拟仪器软件平台LabVIEW,开发了磁致伸缩系数检测仪。论文介绍了检测仪的构成及在软件设计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0.
对一只旅居美国的青年雌性大熊猫在休情期和发情期的阴道角化细胞变化作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休情期间低于35%。发情期间平均高于80%.当角化率上升到70%左右时.提示动物发情期开始;上升至90%左右,表明已进入发情高潮期,是配种良机.其结果与尿激素水平和行为表现相比较,三者具有高度一致性,证明阴道角化细胞变化监测对判定大熊猫的发情及配种时机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