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91.
通过分析路基下应力的分布情况,提出了针对不同路基的受力要求,在质量控制上应采用不同的压实标准。  相似文献   
92.
老虎台井田构造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数据库对老虎台井田其发生的 263 次冲击地压之统计分析表明,岩体动力现象与活动断裂有密切关系。因此,对该井田进行了地质动力区划的研究。通过逐级使用地形测量图并结合其它方法查明了井田Ⅰ~Ⅴ级活动断裂,由各级断裂所分割的断块结构展现出了井田现今构造运动的结果。在确定主应力的基础上,以查明的各级断块结构为模型,应用有限元法进行了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进而总结了应力分布与岩体动力现象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3.
指出了我国是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区域,新构造运动引发的活动断裂对城市密集建筑物构成了极大的潜在威胁,如何查明活动断裂、怎样有效避免活动断裂的这种危害是必须解决的课题·在分析新构造运动引发的活动断裂对城市之危害的基础上,论述了刚引入我国并被用来查明活动断裂的地质动力区划方法,然后,提出了城市楼寓、生命线系统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94.
基于生态保护加权的普达措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国家公园是中国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之一,合理的功能区划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其多目标科学管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方法 以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保护级别为主权重值,权衡农业、社区、交通、人口等因子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目标的影响,利用权重空间叠置法进行空间分析,划分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①采用基于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目标权重的空间叠置法对国家公园进行功能分区,在确定生态保护目标重要性的同时权衡了公园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和需求,达到了保护和发展兼顾的目的;②根据分区结果,普达措国家公园划分为2个主要的功能分区,其中,核心保护区占总面积的53.35%,一般控制区占46.65%;核心区内重要生态系统占比高,分布集中,得到了有效保护,分区结果较为合理;③普达措的功能分区结果既能保护亚高山重要的暗针叶林生态系统,也增强了功能分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公园建设规划和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方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5.
断面是电网的脆弱环节,而断面的识别通常依靠专家经验,针对此局限,提出了多方面改进的自动搜索断面法。首先基于电网分区原则对Louvain算法进行改进,进而采用改进后的算法对电网进行分区,将各区域之间的联络线作为初始断面,再根据支路开断分布系数、安全裕度等约束递进识别输电断面、关键断面。为高效计算断面热稳定极限,建立断面热稳定极限的数学模型,通过改进鸡群优化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断面传输极限,从而得到关键断面。在IEEE39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
湖北省枣阳县石英-正长岩中的锆石,晶体大,粒径达10-50mm。整个晶体从中心向边缘由约600条灰白色与黑褐色相间的环带组成。物性、化学成分、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光谱、差热和阴极射线发光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灰白色环带为遭受非晶质化的变水锆石,黑褐色环带为普通锆石。两种环带性质上的差别;主要与锆石中杂质元素UO_2和HfO_2含量的不同有关,反映了锆石晶体形成过程中杂质元素浓度的波浪式变化。  相似文献   
97.
从离子半径变化看元素地球化学场中的成矿分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元素地球化学场揭示了与门捷列夫周期律相适应的、元素在内生过程中的聚散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在元素地球化学场展示的 3个不同层次的地球化学断面中 ,花岗岩体断面上成矿元素的析出顺序 ,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为此 ,从元素自身结构变化的角度 ,探讨这种现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 ,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成矿元素的析出顺序和分带规律 ,与元素的离子半径和离子电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8.
沉积学的概念源于19世纪初,其发展大致经历了沉积岩石学、沉积学、沉积地质学三个阶段。目前,随着各种边缘、分支、交叉及横断学科的发展,沉积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层序地层学、事件沉积学、矿床沉积学、实验沉积学、大地构造沉积学、储层沉积学、全球旋回地层学等的诞生和发展。预计到21世纪,沉积学除在大陆动力学、全球变化方面进一步深入发展外,还将与资源和环境密切结合,形成新的学科领域,主要包括资源沉积学、环境沉积学、大陆动力沉积学、全球变化沉积学诸方面,进而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
在简要分析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甘肃省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项目开展的情况,重点探讨了大比例尺风险评估工作部署、技术思路和评价方法,尤其是对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评估量化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特点,指出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一个递进性的过程.其中致灾体识别是风险评估的核心内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关键环节,易损性评价是在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的结果,风险区划则是危险性和易损性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00.
青海省内缺少公路桥涵水文分区图,给公路桥涵建设带来不便。为取得具体明确的分区范围图,在深入研究省内河川径流特征和水文站分布的基础上,按照二级分区原则,以水系流域等定性指标进行一级分区,对黄河上游区、湟水大通河区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研究,对水文站布置偏少的玉树区、柴达木区、青海湖区、祁连山区进行定性论证,将全省原有的6个分区,重新划分为7个产流区和1个非产流区,并得到具体的二级分区图。经新、旧分区公式的误差对比计算,新分区计算精度高于旧分区,可以指导全省公路桥涵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