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9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310篇
系统科学   56篇
丛书文集   140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综合类   7479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61.
凝析气藏衰竭开采过程中,不同缝洞类型会影响凝析油的析出过程和赋存形态。为了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压力衰竭过程中凝析油的形成机理和微观赋存状态,对单缝洞型、多缝洞垂向叠置型和多缝洞横向叠置型三种缝洞类型的碳酸盐储层开展凝析气压力衰竭实验协同微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CT)扫描,并对不同压力下扫描得到的图像采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油、气、岩石骨架分割,得到真实岩心三维孔隙网络模型,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分析,实现模拟不同缝洞类型凝析气藏在不同开发阶段凝析油赋存状态的定量和定位置表征。研究表明: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岩心压力衰竭过程主要是一个油相由多孔状、单孔状和油膜状向网络状转变的过程,最终网络状油增加,多孔状、单孔状和油膜状油减少;利于凝析油析出的储层构造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多缝洞横向叠置型储层、单缝洞型储层、多缝洞垂向叠置型储层;在压力衰竭过程中,随着凝析油增多,油相会向岩石壁面靠近,当凝析油开始产出,油相会远离岩石壁面,随着油相的产出,油相减少,凝析油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向岩石壁面靠近。  相似文献   
962.
樊亚茹  王海军  刘磊  姚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7):11876-11881
多组分气体分布状态的预测和评估对于好氧通风工程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垃圾土中多组分气体压力和浓度的定量表征是弄清气体分布状态的基础。本文以两个典型垃圾填埋场(赤壁(A组)和北洋桥(B组))为背景,开展了注气过程中多组分气体压力和浓度的现场监测试验,提出了修正后的气体分压与各组分浓度之间的定量表征关系,对比分析了ES模型和MES模型预测各组分气体压力与浓度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两组试验结果各组分气体压力与浓度都符合MES模型,各组分气体压力和浓度之间都存在线性关系;结合监测数据和模型分析发现:ES模型得到的分压值高于MES模型,表明监测得到的气体压力较理想值偏低;甲烷、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压力差值分别为:1.75~1691pa、63.77~1014.05pa、50.19~707.98pa、907.81~7158.53pa。以上结果为好氧通风过程中多组分气体分布状态的评估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63.
基于可控热氛围燃烧试验系统,探究射流当量比、射流速率和协流速率对甲烷-空气预混射流着火特性的影响。根据试验规律对天然气发动机稀薄燃烧的控制策略提出优化建议,以减少失火现象的发生。结果表明:随着协流温度的升高,甲烷-空气预混射流的稀燃极限降低而富燃极限升高,符合大多数碳氢燃料预混合气的着火界限分布规律。不同的射流速率和协流速率下均存在临界当量比,当低于临界当量比时,着火温度随射流当量比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当高于临界当量比时,着火温度趋于稳定。在较低的射流当量比工况(0.20 ~ 0.62)下,提高射流速率可以降低着火温度从而优化着火性能。  相似文献   
964.
从原子间相互作用出发,提出收缩因子的新概念,并利用它提出了适用于高密度气体的状态方程,系统地计算了氙气在临界区的等温压缩线.在缺乏实验数据的情况下,这些理论计算结果对实验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5.
研究川西獐牙菜甲醇提取物的成分组成.川西獐牙菜全草经甲醇浸泡,超声波震荡提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鉴定它们的结构,应用色谱峰面积归-法测定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数.共分离出34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的26个组分,占总含量的9r7.3%.主要组分为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二十四烷六烯27.2%,棕榈酸14.6%,十八烷基三烯12.1%,油酸6.2%,香豆酮5.4%等.分析鉴定结果可作为川西獐牙菜藏药材的初步定性依据.  相似文献   
966.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天然气成藏的地质特征,目的是预测盆地内有利的天然气勘探区块。综合采用野外露头观察、钻井岩芯观察和室内分析研究等方法。研究表明,盆地晚古生代多种沉积体系发育,奠定了气藏的物质基础;沉积层序的演化控制了气源岩、储集层和盖层的发育及其空间组合;持续供气的气源岩、大范围分布的致密砂岩储集层、多因素封盖、就近成藏和成藏期晚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利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形成和保存。指出盆地内5个有利的天然气勘探区块。  相似文献   
967.
往复式压缩机气体管道振动是管道设计和机器运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往往影响到设备装置的正常运行。分析了通常引起往复式压缩机气体管道振动的原因及其消振方法。实例应用振动分析法采集数据。分析了振动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消振措施。现场应用表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68.
焦腾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1):6343-6346,6353
燃气轮机转子的轴向推力是燃机总体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某型燃机,通过建立轴向力仿真平台,计算不同装机状态燃机的轴向力载荷;并结合大量整机试车与轴向力实测数据,分析影响该载荷的关键因素,以期减少试车次数,降低成本。研究与实测表明,运行工况、涡轮导向器喉道面积、封严结构等均构成影响轴向推力的关键因素。更改封严直径、修整喉道面积能够大范围地调整转子轴向力,调整封严间隙值能对轴向力进行微小的调整。  相似文献   
969.
王强  苏铁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6):7703-7710
研究了冷气掺混过程中燃气组分变化对气冷涡轮气热耦合计算的影响。求解器为HIT-3D气热耦合求解器,该求解器包含一个流动求解模块与固体温度场求解模块,并通过直接耦合方法来实现流固区域的数据传递。为了研究冷气组分变化的影响,该求解器还求解了冷气组分扩散方程,并将工质热物性质,包括定压比热与气体常数,表示为组分与温度的函数。研究算例为某低压气冷涡轮导叶,同时进行了考虑组分扩散与单工质气体的气热耦合计算。对两种不同计算条件下的工质热力参数以及涡轮表面热负荷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工质组分变化后,在冷气掺混区域,工质气体常数变化很小,但定压比热与叶片表面温度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前者降低,后者升高,其最大差值分别为0.1和0.02。  相似文献   
970.
柴北缘构造较为复杂,研究工区各断块含油、含气前景区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在柴北缘马海构造马10井区进行的油气微生物勘探,采取550组样品进行天然气微生物数量及活性分析,得出该区的油气分布规律和分布范围,通过微生物异常值的分析得出马10井区微生物异常基本上为气异常,但没有大范围连成片,而油异常区几乎为背景区值。通过较成熟开发区的异常区与研究区内其它异常区的微生物异常值进行对比, 研究区内异常区的微生物异常值的平均值均没有前者高, 合理直观地了解了马10井区的含油气远景。结合该区的区域地质资料,对马10井区进行含气预测,并部署了一口评价建议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