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9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95篇
系统科学   60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7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74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31.
酚类化合物是重油催化裂化柴油中主要的酸性物质组分 ,在重油催化裂化柴油中共鉴定出 7类 40 0余种酚类化合物。实验表明 ,碱萃取是分离催化裂化柴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碱浓度对酚的抽出率及酚类化合物的相对组成有很大影响。对国内几家炼厂生产的催化裂化柴油的比较发现 ,重油催化裂化柴油酚类化合物含量普遍偏高 ,相对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不同氧化程度的柴油进行分析发现 ,在柴油变质过程中 ,酚类化合物单体的相对含量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32.
促进型Pt/C类催化剂对甲醇的电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硅钼酸、磷钨酸促进型Pt/C类催化剂对甲醇的电氧化作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伏安法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添加剂、甲醇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用XRD和EDS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o含量(质量分数)为7.87%的Pt—Ru—Mo/C催化剂的活性为Pt—Ru/C商品催化剂(E—TEK)活性的1.65倍;添加硅钼酸和磷钨酸可以使得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提高,从而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抗毒性能.  相似文献   
933.
甲醇重整微槽道反应器的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决燃料电池系统的稳定氢源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甲醇重整微槽道反应器加工工艺方法。通过电火花加工技术在合金片上加工出平行的槽道,然后通过扩散焊将十多层的合金片焊接在一起,再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将催化剂涂层负载到微槽道反应器的内壁上。微槽道反应器的整体尺寸为40 mm×40 mm×8 mm。考察了催化剂涂层的配比、反应温度、水醇比、进料速度、反应时间对甲醇重整微槽道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进料速度、水醇摩尔比分别为282°C、6 cm3/h、1.3时,该微槽道反应器的氢气产率可满足11W燃料电池的需要。  相似文献   
934.
目的 研究化疗药环磷酰胺对癌细胞的细胞周期、DI值、PI值等某些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BALB/c小鼠 ,荷腹水性肝癌 ,经腹腔给药CTX后 ,抽取腹水癌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光度分析研究。结果 在环磷酰胺的作用下 ,癌细胞发生了凋亡 ,形态上观察到了许多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 ;流式细胞光度分析发现 ,药物作用后 ,细胞周期发生了巨大变化 ,大多数癌细胞被阻断在G2M期 ,而G1期癌细胞明显减少 (P <0 0 5~P <0 0 1) ;同时 ,给药组癌细胞的DNA值和PI值亦明显增高 (P <0 0 5~P <0 0 1)。结论 环磷酰胺能够诱导癌细胞凋亡 ,而且对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一般规律有较大的干扰。分析认为这对癌症临床治疗会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35.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方法:在无菌条件下从正常成人骨髓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传3代后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β-巯基乙醇和高糖培养基诱导MSCs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观察MSCs在诱导前后的形态变化;用胰岛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胰岛素的表达;用双硫腙染色鉴定胰岛β样细胞。结果:未经诱导的MSCs在培养体系中呈贴壁生长,长梭形,经诱导分化后,细胞逐渐变圆,并聚集成团;胰岛素免疫细胞化学表明细胞团内的细胞呈胰岛素染色强阳性反应:双硫腙染色阳性。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被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β样细胞。  相似文献   
936.
La0.8Sr0.2Co0.5Fe0.5O3纳米粉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0 .8Sr0 .2 Co0 .5Fe0 .5O3 (LSCF)粉体 .用热重分析 (TG)、差热分析 (DTA)、X射线衍射分析 (XRD)、扫描电镜 (SEM )、透射电镜 (TEM )、傅里叶红外 (FT IR)、BET和元素分析仪对热分解机理和粉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 ,凝胶先经过失水过程 ,然后发生有机物和部分硝酸盐的分解及碳酸盐的生成 ,5 0 0℃时开始形成钙钛矿相 ,6 0 0℃时硝酸盐完全分解 ,80 0℃时残余的碳酸盐完全分解并形成单相的钙钛矿晶型结构 ;在 80 0℃焙烧 2h ,粉体的平均粒径为 34.2nm ,比表面积为 2 8.2m2 / g .  相似文献   
937.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DMFC) has great potential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battery in the field of portable power sourc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operational and structural aspects of a vapor-feed semi-passive DMFC supplied with concentrated methanol. The effec tiveness of using vaporous methanol to improve the cell performance is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exits an optimal value of methanol concentration that favors both methanol supply and control of methanol crossover (MCO). With the increase in vaporization temperature, the cell performance can be enhance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al design, a sintered porous metal plate is further used to depress the impact of MCO so that the cell performance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t a relatively higher methanol concentration. Thi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nhance the energy density and operating duration for portable applications. The mechanisms related to the performance behavior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938.
赵瑞昌 《山西科技》2014,(2):18-20,2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以及国内煤炭资源大力整合的新形势下,对发电企业燃煤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从燃煤管理的全过程出发,指出新形势下燃煤管理应该建立管理过程的风险预测体系,并在燃煤采购、验收、库存盘点、结算几个环节建立健全与实际工作相匹配的制度和规范。  相似文献   
939.
研究桦树皮提取物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应用MTT法检测桦树皮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桦树皮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VEGFmRNA表达的影响,应用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分泌情况.实验表明,桦树皮提取物能显著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最高浓度150 μg/mL其抑制率达48.4%,能明显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VEGFmRNA的表达及VEGF分泌.结果表明桦树皮提取物可通过抑制细胞内VEGF mRNA的表达及VEGF的分泌有效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40.
真核细胞(Eukaryotes),如盘基网柄菌细胞(Dictyo stelium)和白细胞(Leukocyte)等,受到前方传来的外信号刺激后,胞内物质发生两种方向相反的运动:胞质中与质膜结合的磷酸激酶PI3K及其在质膜上的生成物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I(3,4,5)P3以向前扩散的方式积聚到前沿;而胞质中与质膜结合的磷酸酶PTEN及其在质膜上的生成物磷脂酰肌醇-4,5-双磷酸PI(4,5)P2以向后扩散的方式积聚到质膜的后边.通过这种"双向积聚",细胞形成头部和尾部,并在前沿生出伪足,完成初始极化.本文根据已知的实验,分析了"双向积聚"的分子机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加以分析.以胞内被激活的小G蛋白(Rac)为触发信号,其梯度与外信号场的梯度一致;PI3K和PTEN作为调控因子,PI(3,4,5)P3和PI(4,5)P2作为标识细胞极化的信号分子,它们的浓度变化由一组耦合的非稳态二维反应-扩散方程描述.该反应-扩散体系源项中包含:PI(3,4,5)P3对PI3K,PI(4,5)P2对PTEN的识别和结合过程,是由蒙特-卡诺(Monte-Carlo)法处理;质膜结合态PI3K和PTEN对PI(3,4,5)P3和PI(4,5)P2施加的酶催化作用,由Michaelis-Menten动力学过程描述.反应-扩散方程组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进行数值求解.数值试验显示,产生"双向积聚"的关键是受外信号梯度刺激后的胞内信号分子相互激发或抑制所形成的正反馈或负反馈回路:给细胞质膜头部一个较高的Rac激活率,Rac→PI3K?PI(3,4,5)P3将形成短程正反馈回路(亦即"局部激励"),引起PI3K和PI(3,4,5)P3快速在细胞头部积聚;头部PI(3,4,5)P3增多,限制了PTEN与PI(4,5)P2结合,使得PI(3,4,5)P3?PTEN→PI(4,5)P2形成长程负反馈回路(亦即"全局抑制");引起PTEN和PI(4,5)P2慢慢在细胞尾部积聚.同时发现,PI3K和PTEN含量对细胞极化有明显的影响,并存在使细胞正确极化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