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51.
针对掘锚支机器人四缸同步平台存在的非线性、耦合作用及滞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相邻交叉耦合改进型滑模的位置同步控制方法,利用系统辨识获得阀控缸传递函数,采用模糊控制实时在线计算耦合系数,通过最速跟踪微分器柔化调节过程.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型滑模控制相对于传统滑模控制,能有效减弱抖振,提高系统稳定性,且模糊相邻交叉耦合滑模...  相似文献   
552.
SiamRPN算法采用Ln范数损失训练边界框预测,未考虑预测框与真值框间交并比(inersection over union, IoU)的关系,导致准确性不足。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结合IoU损失的SiamRPN目标跟踪改进算法。设计了IoU-smooth L1范数联合优化模块,对候选正样本进行IoU损失与smooth L1范数损失的联合优化;依据回归预测结果,用预测框与真值框的IoU作为权重对正样本进行加权分类预测,增加正样本间的区分度,同时确保分类预测与回归预测的关联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改进算法能有效提升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553.
通过现场试验,揭示了型钢框架-锚索-岩土体的耦合蠕变行为,建立了支护体系耦合效应下锚索蠕变模型和锚固力损失计算模型.基于蠕变损伤理论构建了锚固力损失过程中等效蠕变刚度损伤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粉土地层中,拉力型锚索在有效锚固长度范围内增加锚固段长度可提高其抵抗蠕变能力,压力型锚索受锚固体挤胀作用影响,可有效减小锚固力损失.型钢框架-锚索-岩土体耦合蠕变模型及锚固力损失计算模型皆展现出较好的计算效果,等效蠕变刚度损伤模型可有效预测等效蠕变刚度的损失状态,并准确描述锚固力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554.
岩质高边坡预应力锚固问题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阐述预应力锚索结构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预应力锚索锚固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内锚固段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针对预应力固效应的三个方面,提出了群锚第一效应和群锚第二效应的概念,对预应力锚固边非线笥有限元分析作了较为合理的假设,并 体锚根效应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方法,得到的结论为准确的地质参数数值模拟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5.
地基处理不当、基础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都会造成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给建筑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以某不均匀高层建筑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建筑所经历的两次基础加固过程,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两次加固的效果,并预测了未来两年的沉降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地层不均匀、地基土固结沉降增大桩基负摩阻力是造成本建筑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本项目上部结构施工完成三年后超孔隙水压力才基本消散;基础加固中基桩应选择合理的持力层,如桩长较短,即使桩数多,也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基础加固有一定的滞后效应,由于加固桩体施工对土体有一定扰动,故沉降不会立刻停止,而是在扰动停止后趋于稳定;沉降缝对于控制大规模不均匀沉降意义重大,设计时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556.
面向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多目标检测应用, 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 (you only look once) 框架的无锚框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针对YOLOv3锚框需要预先设定且无法完美契合的弊端, 通过采用无锚框方法更好适应所检测目标的大小, 便于多尺度目标使用。在此基础上, 给CSPDarknet53网络增加了注意力机制作为特征提取网络, 然后经过能够增大感受野的改进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 FPN)后, 把特征图传给无锚框检测头, 有效提升了目标类别和位置的预测精度。实验证明, 所提算法在公开SAR舰船数据集上平均精度比YOLOv3提高3.8%,达到了94.8%, 虚警率降低4.8%。  相似文献   
557.
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按照实际施工工序模拟基坑开挖支护全过程,得到了桩锚支护结构以及基坑外土体沉降和基坑侧壁水平位移随基坑开挖的变形规律: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基坑外土体沉降逐渐增大,变化曲线呈"勺状"分布;基坑顶和基坑侧壁水平位移随开挖深度增加均逐渐增大且都在开挖至基坑底时位移最大;桩身弯矩最大值处基本出现在基坑开挖深度1.5 m以上的位置,最大负弯矩值为76.7;锚索轴力最大位置出现在锚索的端头处,且从端头位置向端尾位置逐渐减小,而第1排至第3排锚索最大值逐渐增大,说明支护结构中第2、3排锚索起主要作用,验证了深基坑桩锚支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58.
为研究预制梁、预制柱之间连接的抗震性能,设计了一种新型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边节点,并完成了1个整浇RC试件和2个纵筋搭接长度不同的装配式PC试件的低周反复载荷试验。研究了其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强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内容。结果表明:装配式试件与整浇试件具有相似的破坏过程,破坏模式为梁端塑性铰区弯曲破坏,节点核心区处于弹性状态,节点整体性能良好,承载能力、初始刚度和耗能能力与整浇试件相当。基于“钢筋直锚短搭接”高效连接技术的装配式框架边节点连接可靠、施工方便、质量可控,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