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降水与森林相互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降水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森林生态环境的演变。相反,森林的变化对降水在群落中的分布状况,甚至大气降水的形成过程都会产生影响。本文应用系统的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气象学、地理空间分析等和方法,研究了降水与森林相互作用的一些规律性,并刻意从森林的宏观动态和微观动态两方面探讨了森林与降水的相互作用机理。作者认为,森林的生长动态对降水的影响主要表面对水分的再分配;而森林面积的锐减却通过减少大气中的凝结核和减少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用电子束蒸发制作WO3气敏薄膜、溅射掺Au、膜的热处理工艺以及对H2S气体的敏感特性测量的初步结果.着重讨论了WO3膜的稳定化过程.  相似文献   
73.
采用热湿气候风洞复现广州地区夏季典型气象日环境,研究两个相同试件在补水和不补水状态下的热量传递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试件补水后蒸发降温效果显著,与不补水试件相比,补水试件的外表面最高温度和内表面最大热流分别降低10.9℃和14.8 W/m2,同时,补水试件的平均热阻比不补水试件的平均热阻增大约1倍,隔热效果显著增加.此外,研究过程中引入土壤学的Penman-Menteith蒸发量计算模型,结合实测数据对该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修正,将总蒸发量分解为热力蒸发量和动力蒸发量,分析三者的变化规律,采用逐时蒸发量数据计算试件外表面的热量平衡方程.计算结果表明:蒸发过程可以消耗约64.5%的入射短波辐射热量,在夏季,蒸发过程可以显著减少建筑外表面的太阳辐射的热量,降低表面温度,减少进入房间的热量,从而节省空调能耗.  相似文献   
74.
建立了时域内高速重载齿轮系统热平衡状态分析模型,推导了齿面温升公式,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接触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闪温沿啮合线的分布规律. 建立了符合实际工况的热弹流理论分析模型,将本体温度作为初始温度进行求解,以界面最高温升作为接触点闪温,得到了接触点的温度场、闪温以及沿啮合线的闪温分布,获得了沿啮合线的膜厚比,最后综合比较分析了Blok理论和热弹流理论. 结果表明:文中两种数值方法所求闪温与Blok闪温十分接近,热弹流法从理论上来讲更符合实际情况. 热弹流计算结果可以同时得到齿面闪温和油膜厚度等参数,为热胶合强度设计和校核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75.
马景健  陈建生  彭靖  王超  赵智 《河南科学》2014,(11):2303-2308
以近十年的多时相Land 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从面积、变化率等方面对湖泊的变化过程进行研究,并结合达里湖流域临近四个雨量站的降雨量、蒸发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达里湖从2003—2013年湖面面积不断减小,面积由204.11 km2减小到180.02 km2,面积减少了24.09 km2,平均每年减少2.41 km2;近十年来,达里湖流域降雨量波动较大,但是没有明显减少趋势,流域蒸发量波动较小且远大于当地降雨量.分析达里湖流域湖泊面积变化与降雨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显示,降雨量并非湖泊面积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蒸发量对湖泊面积变化影响较小.达里湖除接受降水补给外,还接受地下水的补给,且地下水可能并非来自当地降水.  相似文献   
76.
为研究环境温度对车载LNG低温绝热气瓶静态日蒸发率的影响,以450 L标准高真空多层绝热气瓶为例,采用液氮(LN2)作为工质,进行了一系列LN2日蒸发率试验,然后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测定,给出了静态日蒸发率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指出环境温度对车载LNG低温绝热气瓶静态日蒸发率的影响是明显的,该结论为降低低温容器蒸发率提供了参考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77.
烧碱浓缩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主要作为凉水塔的补充水和机泵冷却水。由于冷凝水温度较高,其回收再利用前需要进行冷却,造成热量的浪费。介绍了离子膜蒸发系统含碱冷凝水循环再利用的改造措施,提出将不同温度的冷凝水分开,将温度高的部分送至化盐工序,不仅能将热量充分利用起来,还可以节约大量生产用水。  相似文献   
78.
本文根据目前排球运动训练器材发展的动态和趋势,重点研究了发球训练的规律及其手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设计出“排球发射机”。  相似文献   
79.
热电集成薄膜蒸馏式废水处理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载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对处理载人航天器废水的热电集成薄膜蒸发系统作了热分析并用数值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中将补充废水带入的热量忽略,从而使整个分析过程得到了简化,并得出半导体制冷元件的制冷系数ε是决定系统热性能的关键参数这一重要结论,ε越大,系统热性能越好,而ε增大造成的洁净水产率降低可以由制冷元件数目增加得以弥补;ε主要决定于废水侧换热温差,因此提高废水侧换热能力是提高系统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农作物有效潜水蒸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潜水埋深较小的地区,潜水蒸发对农作物的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小麦在不同潜水埋深、不同生长季节情况下的潜水蒸发和有效降水灌溉量的分析,得出了小麦在不同时期的需水量、潜水蒸发量以及全生长期的有效潜水蒸发系数,从而可以有目的地确定灌溉时间和水量,充分利用地下水,节约地表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