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7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96篇
系统科学   49篇
丛书文集   48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2266篇
自然研究   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为研究严重事故下"死水区"对模块式小型堆事故进程的影响,采用一体化严重事故分析程序,建立了某模块式小型堆(SMR)的系统模型;并分别对"DVI(direct vessel injection)管线双端断裂"和"DVI管线小破口"事故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DVI管线双端断裂事故而言,虽然"死水区"的存在或消除对堆芯损坏等主要事件的发展进程并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死水区"的消除却能有效减少氢气的产生。对DVI管线小破口事故而言,"死水区"的消除会延缓堆芯损坏等主要事件的发展进程;但由于手动卸压操作的影响,不会明显减少氢气的产生。因此,"死水区"对模块式小型堆事故进程的影响会因破口尺寸的大小等而不同;而且根据计算结果,建议在小型堆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尽量避免"死水区"结构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2.
为掌握消落带岩体在加载过程中其应力-应变和声发射特性,分析其变形破坏过程中各阶段的阈值,在单轴压缩、有CT断面扫描的辅助条件下,运用MST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和PAC声发射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对消落带3个高程岩体进行试验测试。获得了岩石轴向应力与轴向应变、横向应变和体应变之间的关系特征曲线,以及加载过程中压密、启裂、损伤(破坏)各阶段的声发射信号数量、能量(振幅)等特征。两方法均可得到试件启裂、损伤阈值和峰值强度,但结果有一定差异性。通过两方法联合分析,可预判其岩体启裂强度和损伤强度分别为峰值强度的0.4倍左右和0.8倍左右。试验间接反映出消落带岩体改造强烈程度中部区域大于顶部和底部区域,与实际情况较一致。  相似文献   
993.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确定在矿井防治水工作、矿井优化设计、解放水体下资源、采空区瓦斯抽放、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建筑地基稳定性评价以及水资源破坏评价与保护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对近年来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各影响因素及其主要预测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对比分析了计算法、模拟法与实际探测法的特点,力图较为全面地认识当前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4.
Doppler blind zone (DBZ) has a bad influence on the airborne early warning radar, although it has good detection performance for low altitude targets with pulse Doppler (PD) technology. In target tracking, the blind zone can cause target tracking breakage easily.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parallel particle filter (PF)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hypothesis motion models (MHMMs) i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produces multiple possible target motion models according to the DBZ constraint. Particles are updated with the constraint in each motion model. Once the first measurement from the target which reappears from DBZ falls into the particle cloud formed by any model, the measurementtrack association succeeds and track breakage is avoid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on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DBZ ranges, a high association ratio can be got for targets with different maneuverability levels, which accordingly improves the tracking quality.  相似文献   
995.
为了预测桑塔木地区三叠系有利勘探区带,利用地震、钻测井、岩心等资料,通过合成记录标定达到井震统一,将桑塔木地区三叠系划分为1个构造层序、5个三级层序(SQ1-SQ5)和9个体系域,建立高精度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区内除了发育普遍认识的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外,还存在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通过探讨目标层序(SQ3-SQ5)内的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结合储盖组合分布、反演特征及成藏条件综合分析认为:层序SQ3和SQ5内部低位水进体系域辫状河三角洲储层发育,厚度大、连续性好,但是不易形成岩性油气藏,应以加强断垒带两侧的滚动勘探,寻找新的低幅度构造油气藏为主;而层序SQ4低位水进体系域曲流河三角洲前缘砂体薄,横向连续性较差,易尖灭,有利于形成岩性圈闭,在平面上断垒带东北部斜坡带上为有利的油气聚集相带,可作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6.
裂缝性页岩气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页岩气藏线性、非稳态流动特点,考虑未压裂区双重介质特点及其对产气的贡献,建立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并求得定压条件下Laplace空间解。数值模型验证表明解析解与数值解吻合度高,在此基础上推导新的页岩气双孔瞬态产量典型曲线,补充和发展原有页岩气SRV模型典型曲线,并进行参数敏感分析,将新建典型曲线与SRV模型、Brohi模型典型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典型曲线流动阶段表现为线性流与过渡流交替,较Brohi单孔外区模型典型曲线更复杂;气藏尺寸、窜流系数、内外区裂缝渗透率比对典型曲线影响很大,而储容比的影响不明显;未压裂区天然裂缝对气井产量有积极作用,对页岩气藏进行产能预测时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997.
零碰撞区跳频序列集能够有效减轻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中多址干扰,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文中首先分析分段交织构造零碰撞区跳频序列集需要满足的条件,然后提出一种约束跳频间隔最优零碰撞区跳频序列集构造方法并分析了序列集具有最优性的条件和约束跳频间隔对平均跳频间隔的影响.最后数值仿真了构造的序列集的Hamming相关函数,证明了该构造方法的有效性,且改序列集的部分子集可以用来构造具有更大零碰撞区的最优序列集.该方法构造的序列集平均跳频间隔随着约束间隔增大而增大,而线性复杂度则随之降低,实际应用中需要合理地选择约束跳频间隔达到两者的折中.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多阶供应链中经济批量问题展开研究,在EOQ模型中存在一个总成本曲线扁平区域,使得总成本曲线的敏感度大为降低,但这个区域的范围和扁平适用度如何在多阶供应链中得以运用,是我们进行供应链批量决策的主要考量要素.同时我们进一步把扁平区域分成左右两个部分,通过对比及对多阶供应链的动态分析,找到解决大规模供应链问题的最佳解.  相似文献   
999.
基于顾客期望的双重标准,即理想期望和恰当期望,以零售服务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顾客性别和购物频率对服务质量双重期望和容忍区间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服务质量维度上,顾客的容忍区间和恰当期望存在显著差异,理想期望不存在差异;在大部分服务质量维度上,不同性别顾客的容忍区间和恰当期望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购买频率的顾客在容忍区间和恰当期望上没有显著差异.根据这些特点,最后分析指出零售服务质量改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已进入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历史和管理体制等原因,目前城乡结合部区域土地利用自发、无序和低效率的状况,已经成为不少经济快速发展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完成对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市场化机制设计,建立健全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改革土地征收制度,引导集体土地的市场化流转,引入市场化主体参与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实现城乡结合部土地的高效、低碳、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