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31.
为预测膨胀土胀缩等级,提出一种基于物元模型和聚类分析的预测方法。首先利用膨胀土等级和影响因子,构造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然后应用物元和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建立膨胀土预测等级模型。通过聚类分析,得到膨胀土等级的预测结果。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是一种可行、有效的预测膨胀土胀缩等级模型。  相似文献   
332.
李美利 《河南科学》2004,22(6):832-835
根据对掺有膨胀剂、减水剂、防水剂和掺合料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应针对工程中所用混凝土的不同种类、不同强度等级,来选择不同的材料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抗渗能力。  相似文献   
333.
为了减少膨胀土对土木工程的危害,降低工程的经济损失。对粉砂土改良膨胀土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粉砂土掺量为0%、10%、20%、30%、40%的膨胀土进行压汞试验,测得进汞压力同累计进汞量关系、孔径同累计孔隙体积关系、孔径同进汞增量关系;并选取热力学模型表征改良膨胀土孔隙结构特征,获取改良膨胀土孔隙分形维数。结果表明:掺加粉砂土会使得土体孔隙有所增加,孔隙类型发生了变化,随着粉砂土掺量的增加,孔径在100nm~104nm比例降低,在104nm~106nm比例升高;基于热力学模型分析改良膨胀土孔隙分形特征时,分形维数2.41083~2.58032之间变化,线性相关系数在0.98495~0.9977之间,表明热力学模型能较好地表征粉砂土改良膨胀土孔隙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34.
石灰-粉煤灰改良膨胀土试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探讨利用粉煤灰、石灰粉煤灰作为添加剂改良合肥膨胀土的可行性与改良效果.试验研究了粉煤灰、石灰粉煤灰掺合物对膨胀土的基本工程性质指标、击实特性、胀缩性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特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灰率的增加,膨胀土的塑性指数、活性指数、自由膨胀率、膨胀量、膨胀力与线缩率呈减小趋势,这说明掺粉煤灰可有效降低膨胀土的胀缩性.经过一定龄期养护后的击实样的膨胀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膨胀土的膨胀量与膨胀力都有一定降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没有经过养护的土样,粉煤灰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不明显;经过7d龄期养护后,随着掺粉煤灰率的增加,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并且无侧限抗压强度存在一个峰值点.  相似文献   
335.
通过对膨胀土失水收缩过程的分析,根据热力学原理,建立了膨胀土失水收缩过程中收缩压力与土体变形量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试验,确定了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得到了收缩压力与土体变形量关系的曲线。根据对模型及图象的分析.指出在膨胀土失水收缩的过程中,收缩压力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随土体变形量的增大而呈非线性增大,增长速率逐渐增大:然后经过短暂的平稳阶段;最后收缩压力迅速减低,直至达到0值。  相似文献   
336.
阐述稻壳、稻壳灰的组成及其在建筑材料上的应用。稻壳不经预处理可制轻混凝土;稻壳经过焙烧得到的稻壳灰,含SiO295%左右,与硅灰的化学成分,物化性能,结构相近,适合作高性能混凝土(HPC)的细掺合料,在建筑上用作稻壳灰水泥及稻壳灰水泥混凝土。认为稻壳灰是一种节能,高效,持续发展的,有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率的建筑材料。开展以稻壳灰为主的多种超细材料的复合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