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8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62篇
系统科学   47篇
丛书文集   92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28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研究了直流变压电源、交流变压电源和交流变压变频电源仿真模块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使用受控电压源与自定义非线性的变压及变压变频信号源相结合实现。对直流变压电源信号和交流变压电源信号使用Simulink中已有模块搭建,对交流变压变频电源信号提出了一种将参数存储于矩阵中的S-函数描述方法,并将变压及变压变频信号模型封装为仿真模块,嵌入到Matlab/Simlink平台中,对Simulink的仿真模块库进行了拓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设计的变压及变压变频电源仿真模块库可为分析电力电子系统的动态行为和性能提供很大的便利,设计思想同样适用于Pspice和Saber等其他电路仿真软件的拓展。  相似文献   
102.
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理论,文中提出包含风电场的紧急电压控制器设计方法.以系统的准稳态近似模型为基础,建立滚动动态优化模型,将其滚动优化问题描述成一个具有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组的最优控制问题,其优化目标是负荷节点电压偏差和控制成本最小.采用Radau排列法将滚动动态优化模型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借助建模软件A...  相似文献   
103.
A flat submerged membrane combined with a TiO 2 /UV photocatalytic reactor (FSMPR) was employed in batch mode to remove humic acid (HA). HA removal efficiency was characterized by UV 254 absorbance, UV-vis spectra,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concentration, specific UV absorbance (SUVA), and trihalomethane formation potential (THMFP). The FSMPR process was effective in removing more than 86% of DOC and nearly 100% of UV 254 absorbance, while the THMFPs of samples were reduced to < 19 μ g/L after 150 min of treatment. In addition, changes in transmembrane pressure (TMP) with and without UV were evaluated; TiO 2 /UV was effective at controlling membrane fouling by HA. Analysis of the molecular weight (MW) distributions and 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EEM)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HAs revealed that the effectiveness in membrane fouling control is a result of changes in HA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The TiO 2 /UV photocatalytic reactor caused the degradation of high MW, hydrophobic humic-like molecules to low MW, hydrophilic protein-like molecules, although this fraction was not completely removed during 150 min of treatment and was less responsible for membrane fouling.  相似文献   
104.
溅射金膜对氧化铝陶瓷纳秒脉冲真空沿面闪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溅射金膜对氧化铝陶瓷在真空环境中、纳秒脉冲高电压作用下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氧化铝陶瓷表面粗糙度、电极接触形式的研究,并结合表面态陷阱、界面能带结构、电荷注入过程的分析,探究了影响氧化铝陶瓷溅射金膜后沿面闪络电压的主要原因.在50 ns/1.2μs脉冲下、电极间距10 mm时,测量各试样的闪络电压60次,取后30次平均值作为稳定的闪络电压.研究结果发现,氧化铝陶瓷在溅射金膜电极试样的闪络电压比直接压接电极试样的闪络电压低,这是因为在不同电极接触方式下,氧化铝陶瓷材料的表面态对真空中的电子发射和材料表层的电荷注入的影响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5.
针对汽轮机调节级的非定常效应产生汽流激振力的问题,基于ANSYS CFX软件,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双时间步法、滑移界面模型和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对带有进汽室和加强筋的汽轮机调节级进行了全周三维非定常黏性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调节级非定常时均轮周效率低于定常轮周效率;动叶在进出堵塞区域时存在较大的轴向汽流力和切向汽流力;低频汽流激振力的基频为50Hz;汽流压力和静熵在不同截面的周向分布差异较大,在向下游运动过程中逐渐趋于平均;堵塞区域的动叶通道掺混损失及鼓风损失较大,其将影响动叶的做功能力,进入堵塞区域时动叶吸力面首先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06.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非特征谐波潮流算法中非线性方程组具有变量多、维数高的特点,采用牛顿-拉夫逊算法迭代求解,提高了非特征谐波算法的收敛性,推导了换流装置交流侧三相电流和直流侧电压及Y、d换流变压器Δ绕组内零序环流的解析式.根据交、直流网络与换流装置的相互关系,组成换流站母线三相谐波电流平衡方程、直流网络谐波电流平衡方程,形成了修正方程式,以统一基波和特征谐波潮流结果为初值,运用牛顿-拉夫逊算法迭代求解全系统非线性方程组.采用该算法计算了南方电网云广±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非特征谐波潮流,计算结果合理,收敛性良好,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7.
线与的概念来源于数字逻辑电路系统,本文将其应用在逆变驱动系统中,即不借助于任何接口控制电路,将多个单相逆变器的输出端直接并联在一起,共同驱动同一个负载.该技术的关键在于:系统中每一个单相逆变器根据其自身的承载力按比例分担负载的相应分量,本文利用频率、基波电压以及谐波电压的衰减校正算法来完成的,最后用Multisim的仿...  相似文献   
108.
提出一种基于有效值反馈的大功率可调数字电源设计方案.给出了恒压和恒流两种设计方案:恒压方案适用于低压大电流负载;恒流方案适用于高压小电流负载.恒压与恒流方案均能实现标称值10%~100%的可调范围.具备网络通讯接口,通过RS485总线可实现对同一车间或工厂内所有该类设备进行组网,实现所有该类电源设备的统一设定和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9.
文章分析了发电机纵向零序电压式匝间保护的原理、交流量接入方法、TV断线闭锁及检查负序功率方向性的试验方法,并提出了提高保护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0.
应用PN结电流电压特性关系,采用硅三板管接成共基极电路,由集成运放实现电流电压转换以实现弱电流测量.利用AT89S52单片机所具有的智能测控特点,由AD转换对数据进行采样,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较准确测定玻尔兹曼常[k=0.41-1.44)×10^-23J/K],误差小于5%.测量仪有手动、半自动及自动测量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