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0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炮孔堵塞长度是深孔爆破一次成井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为合理确定堵塞长度,提高深孔爆破一次成井爆破质量,基于岩石破碎理论,分析了深孔爆破一次成井存在的上端、中间和下端3种情况下堵塞物的作用机理。基于堵塞物的材料特性和弹塑性力学理论,建立了爆炸载荷作用下堵塞物变形量的计算模型。从动能定理着手,分析了堵塞物变形过程和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传递,同时结合堵塞物的抛出时间与岩石介质破碎时间、爆破漏斗初始形成时间以及相邻分层堵塞范围内岩石破碎时间的关系,建立了深孔爆破一次成井堵塞理论。在三道庄矿区32m充填天井试验中,应用堵塞理论,同时结合施工条件选取实际堵塞长度,形成爆破方案,取得了深孔爆破一次成井试验的成功,从而验证了堵塞理论的正确性,为深孔爆破一次成井技术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为了研究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的安全状况,以及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所求得的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极限平衡软件Slope/W对开挖过程各个阶段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研究两种方法所采用的屈服准则的内在联系,找到了这两种方法所求得安全系数的转化方法,并对利用两种方法求出的边坡安全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开挖过程中,边坡的安全系数会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在平面应变条件下,采用平面应变莫尔一库仑匹配DP5准则求出的边坡安全系数,与传统极限平衡法求出的边坡安全系数最接近,误差小于8%.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以天平铁路上赵家隧道、毛家磨隧道为例,根据黄土隧道易软化、强度低等特点,提出了黄土隧道软弱层施工方法,对施工类似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4.
文章以青岛某段新建平顶隧道开挖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此段隧道的五导洞开挖方式进行数值模拟。新建隧道开挖过程中,地铁车站附属结构、地铁车站和地下商厦的附加内力和沉降会发生变化,甚至可能导致地下建筑物倾斜或倒塌,此外,地下建筑的自重和刚度也影响了地表土体的移动。鉴于此段新建隧道下穿地下建筑较为复杂,施工难度大,文章考虑整体因素,对隧道、地下建筑和地表之间的共同作用进行分析,为设计与施工提出合理建议,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以原状粉质黏土为试验土体,采用三轴数字图像测量技术为基础的测试仪器,对基坑开挖卸荷过程的土体应力路径进行模拟,研究不同应力路径条件下的土体应力-应变关系,分析侧向卸荷对基坑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历侧向卸荷应力路径的土体抗剪强度指标与常规三轴加载试验明显不同.数值计算验证了不同应力路径的试验结果对基坑稳定与变形的影响.为了准确地分析基坑的稳定与变形情况,有必要在试验时尽可能模拟基坑的侧向卸荷应力路径.  相似文献   
66.
王淼 《开封大学学报》2011,25(3):88-90,93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曹妃甸工业区跨纳潮河综合盾构隧道管廊在运营阶段上方规划河的开挖工况进行了分析,对大范围覆土卸载条件下的盾构隧道变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盾构隧道在上方覆土开挖卸载时变形存在4处反弯点.通过加密设置变形缝,可满足盾构变形需要.  相似文献   
67.
复合土钉墙变形性能的三维弹塑性ADINA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DINA,模拟某深基坑土钉+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土钉墙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施工过程,建立了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考虑了基坑的整体空间作用,克服了二维平面或局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的不足.分别得出了基坑的整体位移、开挖面的水平位移、坑后地面沉降的位移、坑底隆起的位移,并与现场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说明建立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是可靠的,能够较好地运用于实际工程的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68.
将卸荷视为动态过程,采用包含拉伸截断和帽盖模型的修正莫尔-库仑准则,对不同开挖形状和应力状态条件下围岩瞬态卸荷塑性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瞬态卸荷可导致自由面附近产生塑性变形,造成围岩损伤弱化甚至破坏;拉伸应力是造成围岩动态卸荷破坏的重要因素;塑性变形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压应力方向易于产生塑性变形,以拉伸变形为主,当初始应力满足一定条件时,最小压应力方向将产生严重压剪塑性变形;从卸荷的角度考虑,巷道断面曲率较大为宜,尽量避免直线形边界.  相似文献   
69.
四车道大跨度浅埋黄土隧道开挖方案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保证四车道浅埋黄土隧道的施工安全,优化施工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大断面黄土隧道开挖常用的三台阶七步开挖、中隔壁、交叉中隔壁和双侧壁4种方法进行系统的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1)四车道浅埋黄土隧道与普通的两车道隧道变形存在较大差异,拱顶下沉显著增大,水平收敛较小且拱脚有向外挤出的趋势,故变形监测应以拱顶下沉为主;(2)地层竖向位移随深度的增加线性增大,距拱顶4m范围内呈指数型增大,且与洞周形成塑性区有关;(3)围岩应力均未超过其强度极限,初期支护应力较大,起到了主动承载和控制围岩松弛的作用,其与围岩共同承担大部分荷载,二次衬砌应力普遍较小,可为隧道结构提供安全储备;(4)变形控制要求严格的地区推荐使用双侧壁法,允许较大变形的情况优先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结论可为黄土隧道设计和施工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以基坑插入比和宽高比作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法对基坑开挖全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基坑开挖应力应变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坑宽高比对水平应力变化比较敏感,插入比对基坑变形比较敏感.最后对基坑侧压力系数进行了理论推导,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并指出了理论公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