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0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基坑开挖对临近桥梁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但是对群桩高速铁路梁桥影响的研究不多且缺少三维分析和二维分析的对比研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某高速铁路桥附近基坑开挖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墩顶水平位移、桩-墩沿深度方向的水平位移和墩顶竖直位移.其次,鉴于三维分析中复杂的建模过程、较高的硬件配置要求和较长的计算时间,提出了二维有限元简化方法.通过对三维模型和二维模型的分析,比较了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为类似分析和施工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502.
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时周围土体及支护结构的变形与稳定受时间、空间效应影响显著。为研究时空效应对基坑地表沉降、基坑外潜水水位、砼支撑轴力及围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的影响,以上海陶家宅块地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各个监测项目的变形特性。数据分析表明:地表沉降的最大值位于围护墙后约基坑挖深距离处,1~2倍挖深范围内沉降呈递减趋势;坑角位置处内支撑轴力小于基坑中部,支撑轴力在基坑开挖阶段增速较大,在垫层施工完毕,底板发挥作用后趋于稳定;当基坑开挖深度约为围护桩长1/2时,围护桩深层最大侧向位移出现在自然地面±0.00以下,开挖面以上(0.73~0.82)H范围内;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完成至底板浇筑阶段,土体的蠕变是导致基坑变形随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对坑周地表沉降及基坑不同位置处围护结构侧移提出合理的预测公式,有效地对基坑变形进行动态控制以实现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503.
含节理的岩质边坡开挖卸荷时易发生突发性失稳破坏,对含不同岩桥长度的花岗岩试件开展三轴加载试验,运用红外热像仪全程采集,引入温度特征粗糙度,研究含节理岩石试件三轴加载过程中临空面上平均温度变化和温度特征粗糙度变化特征,将温度特征粗糙度与声发射振铃计数率和应力应变曲线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温度特征粗糙度在试件破坏前夕出现突跳现象,而此时平均温度无任何异常表现,温度特征粗糙度前兆性优于平均温度;温度特征粗糙度与声发射振铃计数率和应力应变曲线三者阶段性较为一致,温度特征粗糙度突跳现象均略提前于声发射振铃计数率陡增和应力应变曲线下降;不同岩桥长度试件的温度特征粗糙度变化特征较为一致,以此作为研究指标受节理长度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节理岩质边坡开挖卸荷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04.
针对盾构竖井内开挖深基坑时出土作业面小、基坑深度大等特点,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PCFT)内支撑结构.该PCFT内支撑结构由双肢矩形钢管轻集料混凝土构件和锚固件通过高强螺栓装配而成.以北京地铁17号线某盾构竖井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开展PCFT内支撑基坑支护设计及应用.对支撑轴力、围护桩变形、桩顶位移和地表沉降进行了信息化监测,并在工程实践中总结和优化PCFT内支撑设计及施工技术.实施效果和监测结果表明:PCFT内支撑架设施工技术简便易行,在有效控制基坑稳定和周边环境安全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盾构竖井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性和便利性.  相似文献   
505.
深基坑支护的系统分析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贵珍  杨予  蓝日彦 《广西科学》2000,7(3):169-174
在归类划分相应研究层次的基础上,从系统优化的理论出发,提出建立深基坑支护设计的优化模型的思路,编制深基坑支护系统优化分析程序,并用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506.
论述了高层建筑深基坑开挖施工监测的目的和原则,介绍了施工监测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监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07.
桩锚与土钉联合支护结构的概念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郭院成  刘建伟  李峰 《河南科学》2006,24(2):233-236
土钉支护体系通过土中设置钉体加强边壁土体,得到支护功效.边壁原状土体强度可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桩锚支护结构主要通过施加锚杆预应力加强基坑边壁稳定性,控制基坑边壁侧移;将桩锚与土钉构成联合支护结构时,土钉对土体的加强作用使作用于桩锚结构上的土压力得到显著减小,锚杆预应力水平得到显著降低.本文根据桩锚与土钉联合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和二者的协同工作机理,研究了联合支护结构的概念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08.
基坑工程地表沉降量的空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空间有限元法研究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地表沉降量的分布型式、分步开挖效应及空间效应,与按二维平面问题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09.
为分析深基坑开挖及降水诱发地表不均匀沉降而引发邻近建筑变形、破坏机理,以广州某深基坑开挖—降水—开挖为例,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同时考虑开挖和降水前后土体自重应力变化、渗流动水压力引起的有效应力变化以及止水帷幕对土体沉降约束作用时坑外土体沉降机理;借助三维渗流有限元模型分析土层-地下水-承台-桩相互平衡协调问题,探究建筑开裂...  相似文献   
510.
张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1):6164-6170
基坑施工降水对邻近地铁隧道产生附加沉降,正确评估其大小及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某工程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复杂环境条件,考虑基坑围护桩人工挖孔桩施工降水实际情况,在某些假定条件下,采用简化大井降水分析方法。分五种工况对围护桩施工降水对邻近地铁隧道产生的附加沉降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降水对地铁最大影响时,地铁隧道产生的最大沉降为5.7 mm,不满足地铁运营线路轨道变形的要求;采用跨三桩施工降水可将地铁隧道产生的附加沉降控制在地铁运营线路轨道变形范围内。针对减少基坑施工降水对地铁隧道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