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69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一年的林间定点抽样调查与研究 ,结果表明 :(1)南京裂爪螨 (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 Maet Yuan)卵和活动螨 (幼、若、成螨 )群体的旬数量消长规律较为相近 ,卵的数量高峰期为 3月上、中旬和 9月上旬到 10月上旬 ;活动螨群体的数量高峰期为 3月上、中、下旬和 9月上旬到 10月下旬。 4月上旬到 7月上旬 ,卵和活动螨群体数量处于较低的水平。 (2 )天敌捕食螨与南京裂爪螨卵和活动螨群体在数量上的相关性分别达到显著 (r=0 .4 72 8)和极显著 (r=0 .5 830 )水平 ,可见 ,捕食螨对该螨种群在时间维上的控制效应强 ,且对活动螨的控制效应比卵强。 (3)南京裂爪螨卵的空间格局在年周期中均呈聚集分布 ,呈现高度聚集 -低度聚集 -中度聚集 -低度聚集的变化规律 ;活动螨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年周期中大多数时期均呈聚集分布 ,仅 6月中旬呈均匀分布 ,表现为中度聚集 -低度聚集 -均匀分布 -中度聚集 -高度聚集 -低度聚集的变化规律。这些现象与该螨不同群体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关。 (4)相关分析表明 :气象因子和天敌捕食螨对卵聚集程度的影响大小序列为旬平均气温 >旬降雨量 >旬平均相对湿度 >天敌捕食螨 ,对活动螨群体聚集程度的影响序列为天敌捕食螨 >旬平均相对湿度 >旬降雨量 >旬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82.
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研究了肿腿蜂的野外生物学,释放技术,防治效果及在大面积防治松材线虫病中的应用,发现:(1)释放技术是以点株式放蜂法为优,该法对天牛幼虫的校正寄生率为48.68%,明显地提高于点式放蜂法的37.50%;(2)最佳放蜂时间为7月份,此时放蜂的校正寄生率为37.50%-66.82%,明显地高于8月份放蜂寄生率为28.75%(3)放蜂密度以5000头/hm^2为宜,试区对天牛幼虫的校正寄生率为48.68%,其防效为10000头/hm^2的52.86%相近;(4)经多点,多年和540hm^2的大面积放蜂试验,其寄生效果均稳定在33.33%-66.82%,试区松材线虫病的死树减退率达98.0%,试验证明,采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树线虫病的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高、中、低3种氮素营养水平(2.208 4,0.552 1和0.138 0g/L)对UV-B辐射(5.1,15.6μW/cm~2)下铁皮石斛的光合色素、类黄酮质量分数、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及主要药用成分总多糖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情况,探讨了缓解铁皮石斛UV-B辐射伤害的适宜氮素营养条件.结果表明:低氮素营养条件下,铁皮石斛光合色素质量分数较低,但PAL酶活性强、类黄酮及多糖质量分数明显高,其类黄酮质量分数变化与PAL酶活性变化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分析表明,低氮素营养条件虽然不利于铁皮石斛光合色素的形成,但促进类黄酮及药用成分多糖的积累,有助于缓解UV-B辐射带来的损伤.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以山茱萸20年生植株和4~5年生植株的新抽嫩枝的多种外植体为材料,研究了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山茱萸不论4~5年生还是20年生植株的多种外植体均易产生愈伤组织;从20年生植株的多种外植体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出现了四种形态类型即白色粉末状、浅黄色糊状,白色夹红色粉状和淡绿色颗粒状愈伤组织.只有幼树的茎节的愈伤组织在连续转移培养过程中有不定芽的发生.  相似文献   
85.
应用随机抽样法,查明麦鞘毛眼水蝇(Hydrellia chinensis Qi et Li)幼虫和蛹在青稞田内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以个体群的形式存在;提出了用旗叶叶鞘代替整株叶鞘以减少2/3剥查工作量的方法;当l=1,D=0.1、0.15和0.2时,虫口密度所需最大抽样株数分别为N=+9.3,N=+4.1329,N=+2.325;当m_0=3,时序贯抽样的上下界T(n)=3n±3.5466  相似文献   
86.
87.
在初步分析了薄叶红厚壳药材的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薄层色谱法(TLC)、紫外吸收光谱法(UV)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的图谱研究.本法简单,可靠,既可作为薄叶红厚壳质量控制标准,也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Antiviral compounds and one new iridoid glycoside from Cornus officinalis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From 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bioassay-guided fractionation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four active tannin compounds with high effectiveness of inhibiting Hepatitis C virus NS3 serine protease in vitro. The compounds are: 1,2,3,6-tetragalloyl-β-D-glucopyranose (1), 1,2,3,4,6- pentagalloyl-β-D-glucopyranose (2), Tellimagrandin Ⅰ (3) and Tellimagrandin Ⅱ (4). The four compounds could inhibit HCV NS3 protease in vitro with IC50 values of 6.98, 5.11, 7.0 and 4.8 μmol/L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a new iridoid glycoside (5) was also isolated from 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which was assigned to be 7-O-butyl morroniside by spectroscop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89.
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tatum Boes.et six.)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mchnida)蜘蛛目(Arcneida)球腹蛛科(Theridum)动物.幼蛛期四龄,雌蛛一生交尾一次,多次产卵,护卵习性强.在鄂南地区八斑球腹蛛一年之内发生完整六个世代,幼蛛和成蛛均能越冬,八斑球腹蛛的生活习性介于结网和游措蜘蛛之间,是农作物害虫的重要天敌,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在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期间 ,采用灭幼脲 3号微胶囊与其它农药微胶囊的混合制剂防治松褐天牛成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以灭幼脲 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Ⅳ号微胶囊(杂环类 )防治效果最佳 ,无论是速效 ,还是 1 0天、2 0天 ,30天后的持续药效均达 1 0 0 %。灭幼脲 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Ⅰ号微胶囊 (拟除虫菊酯类 ) ,灭幼脲 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Ⅲ号微胶囊(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复配 )防治的效果也较好 ,但 30天后的持效有所降低。灭幼脲 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Ⅱ号微胶囊 (有机磷类 )的防治效果稍差。而单纯使用灭幼脲 3号微胶囊防治松褐天牛成虫的药效比不上混合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