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29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780篇
系统科学   783篇
丛书文集   372篇
教育与普及   3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5篇
现状及发展   92篇
综合类   1324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378篇
  2014年   677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874篇
  2011年   1155篇
  2010年   829篇
  2009年   849篇
  2008年   956篇
  2007年   1159篇
  2006年   959篇
  2005年   848篇
  2004年   787篇
  2003年   775篇
  2002年   536篇
  2001年   478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结合工程施工实践,介绍了多点柔性墩连续顶推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2.
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服装业挑战和机遇并存,服装行业应正视差距,必须努力掌握市场信息,适应市场需求,有效地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引进和发展先进科技,加强信息管理,使服装行业尽快地与国际接轨,融入世界服装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23.
基于FPGA的数字化电力线载波扩频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可编程ASIC芯片FPGA实现电力线载波扩频系统的数字调制的新方法 ,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 ,以及电力线载波扩频系统数字化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4.
新的模糊似然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似然函数是刻画两个模糊集之间相似程度的重要工具,众多学者给出了多种形式的计算方法,但由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有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违反直觉的结论.首先就闫德勤在2001年建议的方法进行讨论,然后证明了一个引理,提出一种新的模糊似然函数,其本质是由模糊集合间l^p距离导出的贴近度.与相关公式比较,发现它们能导出相同的模糊熵,最后给出一个它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5.
层板复合材料疲劳性能测试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层板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具体的铺层形式有关的特点 ,介绍了在层板复合材料疲劳性能测试中试件准备注意事项、疲劳性能测试的内容和实验控制程序的要求 ,以及为缩短实验时间、优化层板复合材料疲劳剩余强度和疲劳剩余刚度分析模型的参数估计 ,并减少测试所需试件数量的合理试件数的确定方法 .  相似文献   
26.
产品数据管理(PDM)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企业的软件使用者和领导者开始体会到新技术带来的效益和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认为到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产品数据管理(PDM)从PDM的产生、特点、结构、应用和发展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PDM的功能及其地位,以及在实施中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7.
结合近年来普通高校科研工作的实际,运用邓小平的科技理论、高校管理思想等探讨加速普通高校科研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8.
信息技术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信息技术给教学方式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21世纪教师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9.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0.
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出发,指出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课程整合的目标,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数学课程的特征,介绍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阐述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课程整合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