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22篇
  免费   842篇
  国内免费   1757篇
系统科学   1705篇
丛书文集   703篇
教育与普及   7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9篇
现状及发展   222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31616篇
自然研究   8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421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310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426篇
  2015年   749篇
  2014年   1543篇
  2013年   1107篇
  2012年   1890篇
  2011年   2509篇
  2010年   1944篇
  2009年   2089篇
  2008年   2236篇
  2007年   3119篇
  2006年   2560篇
  2005年   2314篇
  2004年   1788篇
  2003年   1616篇
  2002年   1182篇
  2001年   980篇
  2000年   740篇
  1999年   585篇
  1998年   484篇
  1997年   439篇
  1996年   353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317篇
  1993年   259篇
  1992年   264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97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146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从材料的消耗,电力的消耗,管理费用的控制3个方面阐述了成功的成本管理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指出降低成本是企业力求发展的重要途径,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2.
建筑科学、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相互交叉并以管理科学的为内核,形成工程管理的学科方向,学科建设应以学术研究为根本,带动学术梯队建设,专业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指出工程管理应开展学术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3.
新经济时代赋予成本管理以完全不同于传统成本管理的全新的内容,如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无形资产成本的管理、社会责任成本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4.
阐述了用 Power Builder开发招标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实现方案 ,并对 ODBC数据库的动态注册及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作了较为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35.
依据系统结构原理,推导出数学模型,提出一种适于称重传感器测试系统的控制策略。根据该测试系统的特点,建立误差补偿模型,确定数据处理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整个测试系统简洁、高效、可靠;控制方案简单、易行,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所采取的误差补偿办法切实可行, 经过处理的测试数据能够准确反映传感器测试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6.
本结合宽带城域网的建设,对宽带城域网的网络体系结构、用户信息安全、网络管理作了描述,并以中兴宽带系列产品ZXB10为侧,对具体的业务给出相应的接入模式。  相似文献   
137.
职业生涯中期,是个人生命运行中任务最重,压力最大,也是最能取得事业成功的时期.由于身心特征发生很大变化,职业--家庭--自我事务之间关系难于平衡,往往会出现职业生涯的危机,因此,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以应对,才能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相似文献   
138.
用解析法对双势阱分子的自发隧道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粒子的自发隧道效应周期与能级裂距成反比关系,从而对隧道效应对双势阱分子激发态的稳定性贡献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9.
作为建设项目的投资方,业主是连接项目参与各方的纽带,是项目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者,业主是否重视并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将对工程的安全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上海地区71个项目业主参与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调研和问卷分析,提出了六项业主显著影响项目安全绩效的因素,并指出可以通过业主对安全的态度和参与安全管理的行为措施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绩效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0.
地下含水层热储井位置选择和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含水层热储开发技术面临一系列问题,寻找适合热储用的含水层和合理布置热储井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综合考虑含水层的地质结构特征,适合热储的含水层应该是承压含水层,热储应该采用同层方式.单个热储井的影响半径可以通过热平衡和热扩散原理求得.合理布置热储井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有效抵消原有地下水的流动以及渗流系数不一致的影响.利用井之间的渗流耦合作用,在热储井之间布置调节井,主动控制热储水的波及范围,可以实现热储井布置的相对"紧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