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4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13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315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针对工程测量和科研活动,根据回归性分析中较为先进的偏最小二乘法原理,以Matlab为平台,设计了实用的C Builder回归性分析程序.利用该程序,得到大米近红外光谱和其对应蛋白质含量的模型,模型预测结果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93 2,模型的显著性检验F值为1.009 3.  相似文献   
72.
系统研究了La3-xYxMgNi14(x=0,1.0,1.5,2.0)贮氢合金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构分析表明,合金均由Gd2Co7和Ce2Ni7型结构相组成.随Y含量值x的增加,Gd2Co7型相的丰度增加,Ce2Ni7型相的丰度减少.合金各相的晶胞参数(a,c)和晶胞体积(V)均随x的增加而线性减小.电化学研究表明,随着Y含量的增加,合金电极最大放电容量减小,活化性能显著降低.合金随x的增加,HRD值减小与合金电极电催化活性及氢在合金相中的扩散速率的减小有关.  相似文献   
73.
采用高度离子化脉冲工艺(H.I.P)在医用Ti6Al4V合金表面成功制备了AlTiN陶瓷涂层。采用电化学腐蚀方法用三电极系统对Ti6Al4V—AlTiN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中进行抗侵蚀试验,并作出极化曲线与Ti6Al4V合金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相同条件下,Ti6Al4V -AlTiN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中的抗侵蚀性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74.
聚苯胺修饰电极的制备与形貌、阻抗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循环伏安(CV)法制取聚苯胺,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阻抗谱(EIS)等手段,对聚苯胺的表面形貌及其特征进行研究,并建立了聚苯胺覆盖Pt电极的阻抗模型.实验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聚苯胺膜厚增加,而且所制得的聚苯胺膜呈现多孔、疏松的特征,符合其作为基体材料的特点.  相似文献   
75.
膜振动理论作为经典声学理论的基础已得到广泛的研究.作者在研究中发现,将膜振动理论的某些结论与毛细管吸声理论结合后,建立的薄纤维层(如织物、无纺布等)吸声理论方程不仅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而且可以较好的解释薄纤维层在作为护面材料或紧贴墙壁时吸声系数等于或接近于零,而作为窗帘或背后有空腔时却具有较好的吸声效果的这一长期未能解释的声学现象.  相似文献   
76.
制备了C60与聚吡咯的单层及双层复合膜。应用电化学分析法研究了它们的循环伏安性质以及石英晶体微天平性质。发现无论是单层还是双层C60聚吡咯薄膜的电化学行为都与C60固态薄膜和聚吡咯薄膜的电化学性质不同。结果表明,多层C60聚吡咯薄膜的电化学性质不如单层C60聚吡咯薄膜的稳定。且单层C60聚吡咯薄膜的电化学性质基本不受C60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利用^1H NMR、^13CNMR、DEPT等一维谱和^1H-^1H COSY、HSQC、HMBC及^1H-^1H NOESY等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确定了5种Aldol反应产物的结构,并对其^1H、^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初步探讨了取代基位置对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Using viscose fiber (VF) as starting material and common steam as activating agent, formation of oxygen structures i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is investigat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samples, VF was first heated at temperatures between 450℃ and 900℃ in N_2 artmosphere. Then, in a successive activation stage, the product carbonized at 600℃ was activated in steam at 450-900℃ for 30 min, and at 600℃ for 5-30 min. The other carbonization products were activated at 600 and 900℃ for 30 min respectively. The products activated at 900℃ were then activated at 450℃ for 30 min again. The starting materiah carbonized products and all activation products were examined by FT-IR spectroscopy and some products were examin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e (XPS). And the yields of the carbonized and activated products were calculated. By analysing these spectra, the amount of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of the activated products attained under various activation time, various activation temperature and  相似文献   
79.
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浸提香椿叶中黄酮化合物 ,用乙酸乙酯萃取得萃取物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以芦丁为标准品 ,对其进行络合显色 ,在紫外最大吸收峰 5 1 0nm处测定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 .香椿叶中总黄酮的含量以芦丁计算为 1 .72 5 %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2 6% ,相对标准方差为 1 .48.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可作为检测香椿中黄酮含量的一种手段 .  相似文献   
80.
合成了含三齿不对称多吡啶配合物[Ru(ptp)(bpy)Cl]ClO4和bpy分别表示3-(2-邻菲罗啉基)-1,2,4-三嗪并[5,6.f]菲和2,2’-联吡啶),用元素分析(EA)、电喷雾质谱(ES-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电子吸收光谱(UV-vis)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由于ptp较强的吸电子能力,使它与[Ru(ptp)(bpy)Cl]ClO4和[Ru(pta)(bpy)Cl]ClO4相比,MLCT峰向长波方向移动,而阳离子的氧化峰也变得更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