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3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314篇
系统科学   121篇
丛书文集   152篇
教育与普及   6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61篇
综合类   8367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436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5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新型电液激振装置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电气与液压传动的性能优势,开发出电液激振装置,推导出该装置相关参数的相互关系式。经试验得出,激振装置的振动频率、振幅、压强、流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可成为煤矿、冶金、建筑等行业振动设备的一种新型激振装置。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微段渐开线齿廓形成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微段渐开线齿廓以凹凸方式啮合时其曲率半径相等及其接触应力嘶很小的原因.同时通过有限元法分析了微段渐开线的弯曲强度,并与相同情形下的渐开线齿轮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微段渐开线齿廓的弯曲强度优于渐开线齿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3.
对高密度光存储技术中光瞳环带相位调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光学切趾术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这种减小像面上光斑大小的方法是以大幅度增加旁瓣与主瓣的相对大小为代价的,它提高光存储密度的效果基本与光学切趾术相当.但是,对于高阈值的光探测器.光瞳相位调制方法要优于光学切趾术.  相似文献   
104.
在人工气候室不同温度下测定龙眼角颊木虱的各个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18-30℃)龙眼角颊木虱的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在18℃时从卵发育到成虫需72.76d,在30℃时从卵发育到成虫需31.76d.龙眼角颊木虱室内人工饲养温度以24-30℃范围内发育历期最短,发育速度最快.全世代的理论发育起点温度C为6.966±2.0142(℃),有效积温K为770.224土88.2071(日度).根据在福州全年大于发育起点温度的有效积温约为4550日·度;计算出龙眼角颊木虱在福州地区一年发生的理论代数为5.91代,这与田间实际发生代数6代基本吻合.为龙眼角颊木虱在福州地区发生提供了预测依据,为化学防治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依据《建筑地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矩形基础的受冲切承栽力公式,进一步推导出了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有效高度h0的计算公式,使计算过程更加简单、实用;然后根据新旧规范不同公式进行计算和结果比较,建议按实际受冲切面积计算基础有效高度h0的公式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压致电离和离子球模型处理稠密等离子体中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冲击压缩产生的稠密氩等离子 体中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对电子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在瑞利表面波理论基础上对常用的晶片形状为矩形的楔形超声换能器瑞利表面波的远场做了分析和实验,在理论上给出了半无限大各向同性介质表面的声压及指向性图案。对于钢介质,做了数字计算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测量,得到比较好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一种以钴为催化剂在500℃自升压力下原位合成碳纳米管的新方法。考察了碳源与催化剂的添加比率对产物的收率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正己烷用量的提高,碳源转化率先提高后降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表明得到的碳纳米管的直径在20-40nm之间,管长为数微米。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产物中炭的石墨化度较高,金属钴主要以立方晶型存在。  相似文献   
109.
灌注桩采用桩端压力灌浆新技术后,能大幅度地提高基桩承裁能力,减小其沉降,在工程中已运用多年,但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其对不同地层的适应性是不同的。根据某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现场试验,对桩端压力灌浆技术在卵石层中灌注桩的运用效果其及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0.
以壁冷式固定床测定了4种相同材质不同几何形状的负载型催化剂的传热参数,建立了二维拟均相模型,并以正交配置法对催化剂床层的径向有效导热系数和壁给热系数进行了求解。比较了催化剂几何形状的不同对于床层传热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