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86篇
  免费   910篇
  国内免费   1338篇
系统科学   4890篇
丛书文集   327篇
教育与普及   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176篇
综合类   20145篇
自然研究   8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540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483篇
  2016年   526篇
  2015年   673篇
  2014年   1085篇
  2013年   953篇
  2012年   1452篇
  2011年   1447篇
  2010年   1117篇
  2009年   1527篇
  2008年   1435篇
  2007年   1826篇
  2006年   1577篇
  2005年   1383篇
  2004年   1257篇
  2003年   1045篇
  2002年   919篇
  2001年   779篇
  2000年   638篇
  1999年   491篇
  1998年   351篇
  1997年   361篇
  1996年   322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31.
针对板料成形过程中工件与模具不同的接触条件,采用常摩擦模型,提出相应的摩擦应力的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的模拟分析,证明了该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探讨了摩擦对成形结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板料与凹模和压边圈之间的摩擦阻碍了金属向凹模内流动,对板料拉深成形是不利的,而增大凸模与板料之间的摩擦则可以有效限制制件侧壁的变薄,这对成形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32.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AEC) global project teamwork is communication intensive and relies heavily on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information and collaboration technologies (ICT). We explore in this paper how an asynchronous ICT, called ThinkTank, reshaped the work practice of design-construction global teams, and how the interaction with this ICT reshaped the purpose and benefits of its use. ThinkTank is a web-based asynchronous collaboration and discussion forum. We introduce the influence diffusion model (IDM) that formalizes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the influence of people, messages, and terms mathematically. Discovering who the influence leaders in project teams are can be beneficial and critical from a corporat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since they can guide or motivate the team towards successful actions and outcomes. We present the ThinkTank-IDM integrated system and its validation with a testbed of 53 AEC global team project archived in ThinkTank over 8 years.  相似文献   
33.
Glycosylation constitut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employed by biological systems to modulate protein biophysical properties. Due to the direct biochemical and biomedical implications of achieving control over protein stability and function by chemical means, there has been great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strategies for protein glycosylation. Since current knowledge about glycoprotein biophysics has been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study of naturally glycosylated proteins, chemical glycosylation provides novel insights into its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by affording control over glycosylation parameters. This review presents a survey of the effects that natural and chemical glycosylation have on the fundamental biophysical properties of proteins (structure, dynamics, stability, and function). This is complemented by a mechanistic discussion of how glycans achieve such effects and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s of employing chemical glycosylation as a tool to exert control over protein biophysical properties within biochemical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Received 15 December 2006;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8 March 2007; accepted 25 April 2007  相似文献   
34.
针对基于MEMS技术的PCR微芯片温度控制难的问题,通过对该芯片的传热过程进行简化并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芯片内部的热传导和温度变化过程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利用CFD-ACE+软件对芯片的热传导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芯片具有较高的升、降温速度。芯片在自行构建的温度控制系统下进行了热循环反应,对GUS基因成功实现了扩增。  相似文献   
35.
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CAI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ATLAB开发平台,利用其可视化编程能力的GUI,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与仿真,开发了控制系统CAI应用软件,它具有较强的教学、实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水下机器人(简称AUV)的自主控制系统起着相当于人类"大脑"的作用,它是AUV的核心技术。本文在QNX操作系统下利用多线程技术设计并实现了AUV自主控制系统。介绍了AUV混杂系统结构和自主控制原理,给出了自主控制系统的多线程结构。设计了多线程同步模块,并与QNX消息传递机制相结合实现了AUV自主控制系统线程间的同步与通信。最后在半实物仿真平台上结合具体案例对自主控制系统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AUV自主控制系统能够正确协调各个线程自主完成使命。  相似文献   
37.
在未来空间作战中,航天器将成为重要的作战装备,同时也将是敌对双方重点打击的对象.通过投影形状确定航天器类型或者航天器毁伤部位的毁伤度,可以为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结合航天器的三维空间实体描述,给出了航天器投影多边形的误差带模型以及航天器毁伤部位投影多边形的面积误差模型.通过实例仿真分析得出,通过构建航天器及其毁伤部位多方位投影形状数据库,建立多边形面元不确定性模型,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确定航天器类型及其可能毁伤部位的毁伤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8.
以一维有缺陷混凝土板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Leverberg-Marcluardt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对缺陷的深度与厚度进行识别,从而实现对混凝土板内部缺陷的三维重构,称为红外CT模拟.两类神经网络算法的识别结果表明:Leverberg-Marcluardt神经网络较径向基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收敛精度与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39.
水雷对舰船的毁伤概率计算模型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雷障碍的作战效能研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基于具有机动能力的水雷的特点,综合考虑了水雷障碍中水雷的布放成功率、命中概率、水雷的可靠度和动作概率等主要因素对目标舰船毁伤概率的影响,提出了目标舰船航线的选择服从均匀分布时和目标舰船航向服从正态分布时的目标舰船遭遇水雷概率计算模型,建立了基于具有机动能力水雷对目标舰船的毁伤概率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0.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极限值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油井供产协调方程为基础,建立了抽油机井动液面、产液量与抽汲参数之间关系的仿真模型,改进了以抽油杆柱动态仿真为基础的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仿真模型,并建立了基于抽汲参数优化设计的系统效率极限值仿真模型.分析了油藏参数、油井参数、设备类型与抽汲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效率随油井产能的增加而增加;含水率与气油比对系统效率有显著影响,气油比越大、含水率越低,系统效率越低;抽汲参数组合对系统效率有显著影响.对于低气油比、高含水、高产液量的油井,在优化设计抽汲参数条件下,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极限值可以达到50%,甚至超过60%.目前现场实际测试中所出现的50%以上的高系统效率是有科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