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12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14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肇庆换流站供水工程之一的五尺峡取水泵站施工中,在受施工条件限制的情况下,采用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改为开口钢管桩,将双排桩改为单排桩,尝试搭设水上竹平台作沉桩施工平台等措施均取得成功,保证了质量、安全、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2.
复合桩基中承台内区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复合桩基中承台内区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进行了分析,并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应用该程序讨论了桩距、桩数、桩长、土类等对承台内区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反力系统的不同 ,介绍了几种岩基载荷试验方法———堆载平台法、锚杆反力梁法、锚桩反力梁法、护壁反力法、斜壁支撑法等 ,并对其适用条件从经济、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南京市绕城公路拓宽工程软基加固为例,探讨现浇薄壁管(PCC)桩的应用,并对地基加固效果进行初步分析与评价.选取桩号为K4 120,K6 920,K6 986的3个典型的观测断面进行沉降、沉降速率、水平位移观测成果分析.结果表明,PCC桩复合地基可有效地控制加宽路基自身的沉降、与老路基间的差异沉降和路基的稳定性,可以满足施工控制标准,具有沉降收敛快,工后沉降小的特点,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形特点,与文献得到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5.
赵秀绍 《科技信息》2008,(5):105-105
由于郑东新区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长螺旋CFG(Cement Flyash Gravel)桩施工常常引起桩周土体开裂和周围建筑物开裂等施工事故。本文通过郑州某工地现场试验分析,否定了空桩效应引起桩周土体开裂的猜想,并分析了郑东新区由于CFG桩施工引起桩周土体开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结合眼镜塘特大桥超长钻孔桩施工以及岩溶地区的地质状况,根据现场施工管理经验,介绍了客运专线岩溶地区100m深钻孔桩施工技术,提出了冲击法钻孔、深层溶洞处理、塌孔以及沉碴清除的一些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特定的条件下,桥梁桩基人工挖孔是一种既经济又快速的成孔方法。结合工程实践,详细阐述了人工挖孔的适用条件及其优缺点,总结出施工中合理的工具配备和人员安排的情况,并提出了挖孔作业中的若干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周边建筑物安全及在动荷载下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选择了防护桩方案并进行了设计及计算,为临近铁路深基坑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软土中薄硬夹层的夯扩桩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践对夯扩桩在软土中薄硬夹层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薄硬夹层作为桩端持力层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太原市某工程为例,从实际的基坑设计中得出,基坑支护中土压力设计值一般都比实际值偏大;支护桩周围的土压力的主动区、被动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提出用位移分析的土压力模型来区分实际工程中的主、被动区,而后进行土体受力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