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2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89篇
系统科学   54篇
丛书文集   40篇
教育与普及   1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47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本文对湘潭钢铁厂炼铁分厂煤粉制备系统每个单元与阀门的实际阻力损失值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总效率低于30%,本文通过对实际阻损值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用一台风机代替目前两台风机串联运行的技术改造方案,改造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图2,表2,参3。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用煤矸石代替粘土生产水泥的可行性,并通过生产证明:以矸石代粘土生产水泥是利用工业废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3.
应用X射线衍射仪、氦汞置换密度测定仪、表面孔径测定仪、压汞仪、加压热天平等测试技术,对文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低煤化度煤焦(Ⅰ)的气化反应性是受矿物质催化和孔隙结构综合作用影响,高煤化度煤焦(Ⅱ)的气化反应性主要受孔隙结构的影响;脱矿物质后,Ⅰ的气化反应速率(■)下降,Ⅱ的■有所增加;脱矿物质前后的气化反应性大小顺序是;沈北褐煤焦>依兰烟煤焦>阳泉无烟煤焦。经过钙离子交换后,离子交换煤焦与脱矿物质煤焦相比,Ⅰ中催化作用明显,■大大增加,而Ⅱ中催化作用不明显,■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94.
七台河煤盆地是黑龙江省晚中生代—个大型的含煤盆地,研究它的区域构造特征,有助于对该省四大含煤盆地的认识预测和开发。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证七台河煤盆地是沿近东西向的压扭性断裂带发育的断陷盆地。从沉积构造等方面讨论它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95.
本文结合锅炉炉膛煤粉空气射流的流场特征,分析煤粉气流的预热、着火及燃烧过程,提出以炽热燃烧的回流区为研究对象的分析煤粉射流气流火焰稳定的集总分析模型,并用它分析了几种典型的炉膛煤粉射流流场.结果表明,对于任何给定特征尺度的回流区只要满足一定的温度、煤粉浓度及射流速度等条件,就能实现对射流火焰的稳定.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探讨在单种煤及配合煤中加入不同比表面、不同比例的惰性物后烟煤的容惰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容惰力同外加惰性物的比表面积、表面性质等有关,无论是单种煤,还是配合煤,其粘结指数G_(R·I)与容惰力AI的关系均遵循G_(R·I)=A B·AI(B<0).文中还探讨在单种煤中加入不同粒度级的同一惰性物以及在配合煤中加入不同粒度级、不同种类的惰性物后焦炭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哪种煤,当外加惰性物的配比相同时,其粒度越小,所得焦炭质量越好;但外加惰性物的粒度不宜过细,否则,将因煤料粘结力不足,使焦炭质量变差。  相似文献   
997.
在水模拟实验及示踪显影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上、下行通风方式对急倾斜煤层伪斜柔性支架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不同影响,得出结论:下行通风对防止急倾斜伪斜柔性支架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极为有利;另外,上行通风在坡道与工作面汇交处存在增加自然发火危险性的“气动闸阀”效应,而下行通风不存在.  相似文献   
998.
基于自主研发的煤岩热流固耦合试验系统,在考虑实际开采方式的条件下,进行轴压升高和围压降低的加卸载试验,分析研究不同加卸载速率下原煤的力学特性和渗透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加卸载过程中,轴向应力的加载速率越大,峰值应力附近的曲线平台越长,峰值应力、轴向应变和环向应变也越大,体应变则越小.不同加卸载速率比下含瓦斯煤变形模量均先迅速减小后缓慢减小,到破坏时再迅速降低,而后逐渐保持稳定趋势;在相同轴向应变时,加卸载速率比越小,煤样的变形模量越大.加卸载过程中,煤样的偏应力、渗透率与应变的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压密与弹性阶段、屈服破坏阶段和破坏后阶段.加卸载速率比越小,煤样达到峰值应力时,含瓦斯煤的渗透率和体积变形越大.  相似文献   
999.
采用自制的激波驱动气-固两相流冲蚀磨损试验装置,选取SiO2、Al2O3和SiC颗粒,对煤化工常用材料1Cr9Mo钢进行高速气-固两相流冲蚀磨损试验研究.结合试件表面冲蚀磨损形貌,分析冲击速度、冲击角度、颗粒硬度、颗粒粒径、试件温度等因素对材料的冲蚀磨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 ℃和400℃下,1Cr9Mo钢的最大冲蚀磨损率均出现在15°~25°的冲蚀角之间,体现出典型塑性材料的冲蚀磨损特征;低角度冲蚀时磨损机理以颗粒的切削作用为主,高角度冲蚀时颗粒垂直撞击材料表面产生凹坑并致使凹坑周围的片状物碎屑从材料表面剥离;试件冲击速度指数在2.3 ~3.2范围内,磨损率受颗粒硬度影响较大;在相同冲蚀条件下,硬度较高的Al2O3和SiC颗粒对试件的磨损率比SiO2颗粒高一个数量级;磨损率随颗粒粒径的增大呈现先递增后下降的趋势;在400℃时SiO2颗粒对试件的冲蚀磨损率明显提高,磨损率最大值约为20℃时的3倍.  相似文献   
1000.
煤矿综合信息化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围绕煤矿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从矿山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采用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矿山信息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实现安全生产综合调度指挥和业务运转网络化、行政办公无纸高效化为出发点,以最终支撑实现"管控一体"的全矿井信息集成平台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