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4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56篇
系统科学   124篇
丛书文集   48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综合类   2080篇
自然研究   1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31.
深槽浅槽机械密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深槽和浅槽机械密封的端面开槽的结构,工作压力,转速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使广大从事机械密封的工作人员对这类密封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对设计和选型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2.
通过介绍“宁启铁路”第四合同段的工程概况,论述了富水地区深路堑钢筋混凝土U型槽旋喷桩的施工工艺及实施,提出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应注意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33.
针对影响深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的诸因素,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揭示各因素对结构安全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4.
芜湖市一院门诊综合楼基坑采用了钻孔灌注桩、加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树根桩和压密注浆等多种支护技术,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节省了投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5.
宋建学  代辉  周同和 《河南科学》2007,25(4):613-616
复合地基的变形计算方法不同,计算结果不同.通过对某实测工程地基分层沉降监测数据的研究,发现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有较大差距.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并比较了不同方法的差异.对刚性桩复合地基相似工程的变形计算与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6.
深基坑工程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深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7.
如今,网络文学已加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精神诉求方面表达了两方面内容:第一,网络文学是当代人本思想的体现,是对功利社会的心理净化。第二,网络文学的内倾叙事折射出社会的深层意蕴。同时网络文学向我们传递着一种信息,即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反思:我们该怎样接受与对待文化心灵的虚无?  相似文献   
138.
深层搅拌桩是地基加固处理的一种方法,将其应用于深基坑止水帷幕工程存在着工艺标准及监控措施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工程实践,从施工方案、施工要求、施工监控等方面总结了深层搅拌桩用于止水帷幕施工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9.
针对传统特征参数难以表征复杂体制雷达信号个体特征的问题,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BN的深层特征提取和高维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一种基于DBN特征提取的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算法。首先建立基于多层受限玻耳兹曼机的DBN模型,然后通过DBN无监督提取脉冲包络前沿特征,再利用标签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有监督微调完成训练,最后输入未知辐射源信号脉冲包络前沿特征实现辐射源个体识别。与传统算法相比,该方法能够自适应地提取脉冲深层次细微差异,提取过程减少了对人为经验的依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脉冲包络特征提取效果明显,有较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40.
针对VDSR模型卷积核单一和DRRN模型不能全局利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并行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联合卷积图像超分辨重建模型。模型首先利用原始卷积层和扩张卷积层融合,建立联合卷积层,然后利用跳跃链接,将多种抽象层次的特征进行融合,最后完成整个超分辨网络的模型构建。提出的模型具有以下优点:①扩张卷积神经网络与原始卷积神经网络融合,在计算机复杂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取更多尺度的信息,因此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②跳跃链接方式,将抽象层度较低与较高抽象层次的信息融合,获取更多的信息,使得模型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通过在多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模型在大多数任务中与VDSR、DRRN和SRCNN等先进模型相比,IFC值取得了大于0.1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