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彭卓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5):123-126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也丰富了人类的交际渠道。网络交际语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语言变体,该变体有独特的构词方式,在社会语言学的语域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对待该语言,我们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并引导其向着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网络安全意识评估方法存在评估准确度不及、客观性不足、缺少对群体的网络安全意识评估方法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准确度的网络安全意识个体量化评估和群体指数构建方法.该方法从多个维度采集个体的网络安全意识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将安全数据量化为安全得分;利用改进的标签传播算法进行聚类,通过设定监督信息而不依赖标签数据,得到个体的信息安全意识等级;利用多个个体的信息安全意识评估结果,使用基于Grubbs准则构建的指数计算公式,弱化群体中的异常点,量化群体内部共同意识,得到群体网络安全意识指数.实验结果表明,相对现有的评估方法,该方法的准确度和客观性显著提升,同时能够正确反映群体网络安全意识水平,为网络安全意识的全面提升和闭环促进提供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传统西方系统工程思想与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的核心内容,引出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内在因素,包括模型驱动开发方法的推广与逐渐成熟、传统系统工程方法缺少对经验的积累和复用等。对比传统的系统工程方法,分析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在系统形式化描述方面的优势及发展期望,提出应用MBSE指导信息物理系统的构建将是系统工程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30省作协主席小说巡展"活动反映了所有创作者都将离不开网络的现实.传统作家在网络上写作使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在创作、传播、阅读上相互了解,相互促进,为文学发展寻找到新的空间和机遇.  相似文献   
15.
空间信息必将成为全球未来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对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分布与采集的研究更具有必要性,本文提供了GIS信息资源的网络导航。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内外语教学界针对基于Web教学的探讨欣起一股热潮。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网络教学的经历,对基于Web教学所面临的教学理论背景、网络课程设计、师生课堂交互和网络教学的终端评价等一系列教学问题进行逐一探讨,以期为今后深化基于Web教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与图书馆的采编工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图书馆的采编工作产生的巨大影响,论述了图书馆采编工作加盟电子商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图书馆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适应这种网络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从个体、组织/群体与社会3个层面(即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出发,以利用网络信息与技术干预和引导各层面的情绪为核心,论述了网络信息与技术在干预个体心理健康、引导群体和社会情绪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建议进一步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规范自媒体从业者职业伦理和职业素养、规范大数据分析的伦理监管。  相似文献   
19.
校园网络文化是高等学校在培养人才、传承人类文化、创造时代文化的过程中,基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这种物质基础创造的一切财富和精神的总和。西藏高校校园网络已初具规模,除了校园网站,还建有各类教学和管理等网上应用服务,功能齐全而丰富,因此加快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提高西藏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科技含量,保证网络文化的先进性本质、抵制和消除网络不良文化影响的重要手段。网络文化不仅有它的正面影响,同时存在着负面影响。文章主要论述了网络文化对西藏大学生带来的利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在校园开展网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阐述了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是今后图书馆发展的方向,而其实现需要有关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开展定题服务、利用E—mail咨询、虚拟咨询和在线咨询等是图书馆网上个性化服务的主要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是开展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